【我与莒县一中的故事】三代人的青春都在这里绽放!

发布时间:2024-09-27 14:40  浏览量:22

一百年光阴流转、薪火相承,一百年培育桃李、春华秋实。金秋十月,莒县一中即将迎来她的百年校庆,众多校友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角度,回忆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93级学生魏平的师生情谊。

岁月沉淀,情怀依旧

文/魏平

1990年初秋的一个清晨,12岁的我怀揣着一颗怦然跳动的紧张之心,踏入了那座我心中神圣的殿堂——莒县第一中学。一中于我而言,不仅仅是我青春的见证,更是血脉亲情的传承,我的母亲、舅舅、姐姐都毕业于这所学校,现在我的女儿也是一中的在读学子,而我在这里度过了长达六年的中学生活。这片土地孕育了我青春年华中最宝贵的记忆,犹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散发着温馨的光辉。

记忆里的母校,其辽阔程度仿佛能容纳一个世纪的长河,弱小的我踏着细碎的步伐,要走遍整个校园,似乎需要无尽的时光。然而,母校又显得格外小巧,高中与初中合计不过三十个班级,校园里仅有两座楼宇,西侧的是办公实验楼,东侧的是教学楼,初中在教学楼的后面,一片平房之中。直至初三,我们才搬迁至那座唯一的教学楼,即现今的一号楼。与现在南北两侧均设教室不同,这座苏式教学楼仅北侧有教室,南侧则留作走廊与栏杆。这座庄重而古旧的教学楼,宛若时间的碑刻,静静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与蜕变。“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课堂之上,我们渴望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课间休息,我们凭栏而立,沐浴在春光之下,观赏小草破土而出,一同憧憬未来;夏夜来临,雨滴声声,我们低语分享彼此的小秘密;秋风乍起,落叶翩翩起舞,我们吟诗作赋,抒发少年愁绪;而在冬日雪夜里,我们欣赏着千家万户的灯火,畅谈古今,各抒己见。

记忆里,母校的恩师们亲切、令人尊敬,他们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指引灯塔。严肃的董瑞忠老师、风趣的赵春苓老师、执着的滕全贵老师、美丽的董秀美老师、幽默的白友兆老师、帅气的徐再学老师、洒脱的张洵老师、优雅的庄连新老师、认真的盛日新老师、多才的刘相瑞老师……从初中到高中,我遇到了32位老师,他们有的已经光荣退休,有的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有的晋升至领导岗位,还有的不幸离我们而去。每一位老师都让我深刻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他们以智慧之光点燃我们对知识的渴求,犹如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那些粉笔,记录的不仅是公式和文字,更是我们成长的足迹。

初中时,我们一下课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教室前的空地上嬉戏,跳皮筋、丢沙包、跳房子……利用那宝贵的10分钟放松一下。在那些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寒冬,课间时分我们便在教室里踢毽子。有一次,年轻的英语老师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我们,我们正兴奋地数着数,赞叹她熟练的技巧,突然,她不慎将高跟鞋踢飞,那一刻,我们捧腹大笑,英语老师则羞涩地涨红了脸;那一刻,我们感受到,原来老师也可以如此亲切可爱。

记忆里,母校的操场虽显陈旧,却别具一格,没有铺设塑胶跑道,亦无人工草坪,仅有一片质朴的土质跑道,高中晨跑时飞扬的尘土也遮挡不住年轻自信的脸庞。这片操场是我们青春的舞台,那里记录了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奋力拼搏与激情呐喊,体育课上的无限活力与热情,课间操时的小憩偷懒,以及升旗仪式下国旗前的铿锵誓言,都是青春最鲜活的印记。每年的校运动会,是我们最欢愉的时光,那几日,课堂的束缚暂时放下,我们齐聚操场,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那句“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道出了参与的真谛,胜败乃兵家常事,参与其中,本身就是勇气的体现。犹记得上初二那年,年少自负的我在运动会上报了三千米长跑,那漫长的三千米啊,在我一圈又一圈的奔跑中、在同学们此起彼伏的加油助威中缓缓流逝,倔强的我即使双腿沉重如铅,也不肯停下,咬着牙坚持到最后,却在到达终点的一瞬瘫软在地、呕吐不止。直到现在,我仍然佩服当时的自己。大小赛事不仅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更见证了我们的团结与友谊。

记忆里,母校的校园风景如画。春日里,万物复苏,碧玉般的嫩叶装点枝头,那是一树树绿色的希望;夏日中,绿荫匝地,浓密的树影洒下长长的清凉;秋季时,落叶如雪,雁阵南迁,校园里诗意盎然的景致,是我们理想交流的背景;冬日里,白雪皑皑,校园披上银装,仿佛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办公楼前,成片的虞美人随风摇曳,美丽而妖娆;教学楼前,串串紫藤花花瓣颤动,淡雅而宁静。每到毕业时节,成群结队的毕业生们除了专注于学业,便是驻足留影,假山之畔、雕像身侧、虞美人丛中、紫藤花架之下,到处都是结伴拍照的青春身影。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也没有QQ和微信的时代,彼此交换照片,便是最温馨的毕业纪念。

记忆里,母校的校园生活总是丰富多彩。每到金秋十月,校园便化身为调色师的调色盘,斑斓的色彩四处流淌。此时,“金秋十月艺术节”便会如期举行。穿梭于文艺演出、书法、绘画、猜谜、菊花展等活动之间,金秋的美景令人难忘。在这些活动中,菊花展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办公楼、教学楼的四周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菊花,为校园增添了非凡的美丽。秋风中,菊花花瓣的姿态各异,有的细长如丝,微微卷曲,显得尤为俏皮可爱;有的宽大舒展,宛如小扇,带来丝丝清凉。靠近菊花,便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清新自然,不浓烈却足以令人陶醉。这股清香仿佛能直达心灵,让学子们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这金秋的宁静与美好之中。同学们三三两两驻足在菊花前,边赏花边打分,选出心目中最美的花王,若是哪位同学的菊花被评为花王,那是欣喜无比的。

循着记忆的轨迹漫步,眼前浮现出那座身兼数职的宽敞礼堂。在那个年代,它不仅是举办典礼的场所,更是学生们的共用食堂。由于没有配备座椅,学生们都是站立进食,这也成了学生们心中一道独特的记忆。礼堂西侧设有一个舞台,每至元旦佳节,那里便成为欢乐的海洋,学子们在此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洋溢着对新年的美好憧憬。舞台南端,有一个简陋的播音室,每逢用餐时刻,我们几名播音员便轮流值岗,或播放同学们的投稿,或传播新闻资讯、播放悠扬乐曲,为疲惫的头脑带来一时的宁静与舒缓。

悠悠沭河水流淌着千年古国神韵,也映照着莒城人勤劳善良的美德;巍巍浮来山见证了百年沧桑巨变,也诉说着一中人传承不灭的期望与梦想。这所百年母校,犹如一部博大精深的史籍,在岁月的长河中,积累着智慧,蕴含着深厚的底蕴。百年母校,英才遍布天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无数校友从这里踏足世界,于各行各业中绽放异彩。母校,是我们梦想起航的港湾,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时光如何更迭,母校始终守候在那里,赋予我们力量,鼓舞我们奋进。

我的一中,我的母校。

(魏平,莒县一中高93级2班学生,现就职于莒县财政局。)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