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基层卫生现场会聚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24 10:00  浏览量:15

转自:南京晨报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9月21日,南京市卫健委召开“第三场让居民有获得感的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现场会”,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适宜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等,与会领导和专家建真言、献良策、谋实招,聚焦中医“出圈”,推动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居民健康“加码”。

有“医”靠

南京1274名中医师扎根基层

会议现场,玄武区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郭继臣和浦口区桥林街道百合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师丁文,动情地分享了他们扎根基层,用中医药服务家门口百姓的从医历程。

出身中医家庭的丁文,从小耳濡目染中医药神奇的疗效,立志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中医,为乡亲们治病。作为土生土长的桥林人,他多年如一日,用奉献和坚守奏响温馨服务“暖心曲”。夏天村民要早起下田劳作,丁文所在的站点及时调整工作时间,早上5点半,天刚刚亮,就打开服务站的大门开始接诊。有的老年患者傍晚要接孙子放学,有的上班族白天上班没有时间就诊,站点就延迟下班,并开设晚间门诊;社区里有的老人长期卧床、有的是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他就上门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玄武区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郭继臣同样有一个中医梦,生于安徽的一个小山村的他,看到农村交通闭塞、医疗资源匮乏,日常的小疾小恙如感冒发烧等,乡亲们往往只采用艾叶泡脚、铜钱刮痧等方法治疗,这样的经历,在他心里悄然种下了一颗学习中医的种子。从一人一科室,到一科一品牌,再到一院一名片,郭继臣用仁医、仁术,将“光杆司令”的推拿科发展成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擦亮了中医特色服务这一品牌,不断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像郭继臣和丁文这样的中医师,南京基层共有1274名。其中,博士学历中医师4人,省级名中医3名、市级名中医14名,编织成一张中医服务网络……他们扎根基层,矢志不渝,向前辈学、向实践学、向时代学,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让百姓家门口看病有“医”靠。

中医网

南京基层中医馆实现全覆盖

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大锁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南京中医药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中医资源丰富,既有全国一流的中医药大学,也有省中、市中等全国排名靠前的医院。放眼基层,南京名医也是星光灿烂,六合东沟吴氏内(妇)科、高淳梁氏骨科、溧水柘塘张氏内(喉)科、秦淮胥氏妇科、玄武兰园翟氏外科等都曾惠泽一方百姓,享誉市内外。

截至目前,南京1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全部设立中医馆、63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截至2023年,南京五级中医馆已达15家,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10家,四级中医馆20个(全市四级中医馆数量达到75家),三级中医馆已全覆盖。

此外,南京有8个省级中医类特色科室,占该市省级特色科室的19.5%;有78家市级中医特色科室,占该市特色科室的24.9%。目前,南京9个区已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涉农区中医院均牵头组建了紧密型医共体。基层涌现出市名中医陶华、王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继臣等一批基层的先进人物。百姓在家门口方便看中医,看名中医,正逐渐变成现实。

在中医药发展上,各个区也是铆足了劲。秦淮区传承“秦淮模式”中医魅力,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自身实际,着重打造特色专科,在“治未病、治奇症”领域拿出绝招,用“小而精、见效快”的中医诊疗项目为百姓解除病痛、赢得口碑。2023年度,该区中医诊疗约90万人次,约占总诊疗人次的32%,位列南京第一。

江宁区依托医联体和智慧中医药云平台,将中医药服务向基层延伸,以江宁中医院作为牵头单位,与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帮扶,其中与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紧密型医共体,打造具有江宁特色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家五级中医馆、9家四级中医馆、10家三级中医馆,使简便效廉的中医药医疗服务更可及。

如今,南京基层中医馆正从“有没有”向“优不优”发展,未来一些特色中医馆有望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微型中医院”,更好地满足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看上好中医的需求。

划重点

中医出圈,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基层中医药工作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覆盖着居民全生命周期,是构建中医强市和推进南极光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杨大锁表示,南京基层中医药发展,将继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精彩“出圈”。

比如,加强中医馆、阁内涵建设!南京中医馆、中医阁要从“有”向“优”发展,据悉,今年南京将分别创建五级中医馆和建设单位各10家,筑牢中医药服务的网底。

做全做优中医服务,发挥区级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对基层中医队伍的“传、帮、带”,推动基层开展新项目和新适宜技术,在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加强中医药人员配置,探索家庭工作室和名老中医工作室相结合的“双室”工作模式,努力为辖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签约服务。到2025年,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要分别达到75%和85%。

记者了解到,通过聚焦群众需求,南京基层中医资源在不断“扩容提质”。随着中医药文化不断“出圈”,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医药服务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南京市卫健委供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