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给毛主席念了一首歪诗,逗得毛主席捧腹大笑,直呼再来一个

发布时间:2024-09-24 03:51  浏览量:14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胆大包天不可欺,张飞喝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这是当时侯宝林在中南海时给毛主席念的一首歪诗。

正当很多人听得云里雾里时,毛主席却突然捧腹大笑,说:“好!好!好!再来一个这样的!”

相信到这里大家也和当时在场的很多人一样,根本没有从这句歪诗中体会到什么笑点,甚至会觉得这首诗完全是无聊之作。

但为何毛主席听了会如此开心呢?侯宝林又为何能创作出这样离谱的歪诗?他的人生经历又是怎样的呢?

大家先别急着解析这句歪诗的笑点,先放空大脑,看看侯宝林是如何遇见毛主席的,了解完侯宝林后,大家就自然能看懂这个“笑话”了。

1922年春,年仅5岁的侯宝林被送到侯连达夫妇身边,成为义子,名为侯宝林。1929年,他在一个小作坊里做学徒。

此后,侯宝林正式踏入演艺生活,拜师严泽甫学习京剧,三个月后便开始街头卖艺。在师傅演出间隙,他逐渐开始表演京剧。

演艺生活伴随着苦闷与不甘,每到夜晚,侯宝林便背着残疾的师兄和师傅在当地的妓院卖唱,辗转反侧无时无刻地消磨着他的内心。

最终在一次夜晚,他决定逃离剧团,但被养父强行送回师傅处,继续在天桥演出,1932年,侯宝林的养母去世,师傅一家离开北京前往太原演出,侯宝林只好前往鼓楼市场学习京戏。

不久,他因长期拖欠房租被迫离开住所,最后寄住在戏班班主李四家中,1933年,侯宝林在鼓楼市场工作了一年,随着西单商场的竣工,凭借京剧表演的基础,开始学习相声,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一边练习戏曲一边练习京剧,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是不好的影响,最后他只好告别西单商场。

在这四年的时光里,侯宝林断断续续与之前的老友合作戏剧,并在小巷里表演相声。到了1939年,他已经开始跟师傅朱阔泉捧哏。

他每天在天桥新民茶社正式登台表演相声,此时的侯宝林也渐渐深入研究“相声”这一学问,其实当时的“相声”远没有如今这么大众,在当时,相声更像是一个小众的表演形式,并且这些相声有时也十分“保守”。

怎么说呢?在当时,侯宝林口中说出的相声,多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难免出现不适合当代的笑话。

在相声圈内,大家引以为傲,没有师承的相声没人愿意听,若是敢自己原创相声,同行之间就会挑起事端。

当时侯宝林编的段子,水平很低,充满荤段子和黄笑话,导致喜欢的人也就那几个,而不喜欢的人也从不观看。

随着观众越来越少,各种荤段子也越讲越没意思,侯宝林开始思考,究竟怎样的段子才能让人觉得好玩。

此时的侯宝林完全摒弃了圈内的“怀旧”思维,开始寻找一个题材作为段子创作的基础,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时代的洪流将一些人推向一定高度,侯宝林明显抓住了这一点。他看到延安文艺座谈上的一篇讲话稿,陷入深思。

文章中明确指出,文艺应为公民服务,应该是喜闻乐见的,侯宝林自然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种新思想给他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

很快,这些新时代的相声作品接踵而至,充满了对旧时代官僚主义的讽刺和民间百姓的牢骚,正因如此,侯宝林的相声逐渐成型,而如今我们能听到的许多相声,都是在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

于是在1949年时,侯宝林被通知前往中南海为当时的领导们表演相声,此时侯宝林感到震惊,并需要准备相关的段子。

侯宝林写出了很多有名的段子,比如《关公战秦琼》和《婚姻与迷信》这些段子在中南海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但这些段子在毛主席那边却不过关,哪怕是最爆笑的笑点,毛主席也只是显得高兴,但没有笑出声。

这种情况让侯宝林感到竞争压力,也觉得自己的作品还差火候,于是在这次演出后下定决心,下一次必定要让毛主席笑出声来。

然而,逗笑毛主席并不容易,一个人的笑点与其知识储备密切相关。想要逗笑毛主席,就得从他最熟悉的文学领域下手。

于是侯宝林开始大量阅读古今文献,寻找素材,为的就是让毛主席开怀大笑,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临,第二次来到中南海表演时,台下的观众热烈鼓掌,等到掌声消散后,侯宝林摇头晃脑地说道:

“胆大包天不可欺,张飞喝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这其实与其说是相声,不如说是一个暖场的开场白,专业点来说就是“定场诗”。

我相信,到这里大家还是没有明白这个“定场诗”到底有什么好笑的,但别急!我们马上就开始解析这句话的笑点!

解析

首先来说说这句话最本质的原因,那就是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很难想象每句话中的含义。

其实这句话读出来时,是会有明显的停顿感。首先是“胆大包天不可欺”,这一句说出时,毛主席肯定会先入为主地思考下一句会是什么。

而突如其来的一句“张飞喝断当阳桥”,却直接将毛主席所预想的“胆大包天”的人全部排除出去,也就是所谓的“定个调”。

但正当这本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诗句时,突然来了一个“虽然不是好买卖”,这样的强烈互不关联的诗句立刻造成了剧烈的反差,最后一句的“一日夫妻百日恩”也再一次放大了笑点。

加上当时侯宝林滑稽的表情,一个不懂装懂的“假诗人”形象立刻在毛主席眼前展现出来,这也正是毛主席开怀大笑的原因。

若大家觉得还是没有感觉,那不妨自己试一试,相信大家也能像毛主席一样,对着这句话“会心一笑”。

参考资料:青年参考网:一生惟一的相声录像红色文化网:崔利民:侯宝林是如何用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改造自己的?央视网:相声大师侯宝林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