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拾遗:十一之普洱

发布时间:2024-09-23 01:08  浏览量:13

细读唐朝陆羽的著作《茶经》,却发现《茶经》只字未提云南的普洱茶,究竟是什么原因?那普洱茶可以归入《茶经》吗?为此,顶爷细细考究,觉得应该给《茶经》拾拾遗!

云南勐海的陆羽雕像

顶爷封藏:普洱陈茶

《茶经》是唐代陆羽创作的茶学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在书中,陆羽还设计和制造了一套专用于烹茶和饮茶的茶具。

《茶经》出现后推动了茶道的盛行,并影响到其后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世界三大茶书之一。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

卷上: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

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顶爷煮茶

拜读《茶经》是每一位茶爱好者的必修课,同时是值得喜欢码字者学习的好书,陆羽将文字的审美提高到了“意象”的审美高度,如其中《茶经·五之煮》:“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本来这是描绘煮茶的沸腾时的不同状态,“茶汤开”其实就是眼观的水开状态,但陆羽却以听觉来判断,仿佛给人的感觉就是:陆羽闭着眼睛在静静听“茶汤花”开,是将无声的视觉转化成了“鱼目”“涌泉”“波浪”声音变化的听觉享受……

《茶经》对于颜色的描述,可能连色彩研究人都甘拜下风,如《茶经·五之煮》:“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这一段关于茶汤精华(泡沫)的变化描写:描写了茶汤的泡沫,一沸的时候茶汤面的会起一层白色的泡沫,二沸的时候泡沫积厚了就像一个鼓起馒头,而后来的茶泡越来越大,而且又透明,树上的枣花倒影在茶泡上,如满池枣花,树叶倒影在茶泡上如满塘浮萍,蓝天、白云同样倒影下来了,好一个鱼鳞云漫天的好天气;再将茶渣滓三沸,白白的泡沫如一堆白雪;陆羽通过茶的泡沫颜色变化描绘了他夏季煮茶的环境及天气,更是深入描绘了当时品茶舒心的情境。

茶汤“饽”

顶爷煮茶,普洱陈茶

这是我对原文的理解,与很多书籍、资料作者理解的不一样!因为我通过“顶爷煮茶”煮陈年普洱茶还原了这个情景……

茶汤“华”

关于《茶经》的成书时间,学界素有争论,大致有四种说法。第一说公元761年,这一年陆羽上元辛丑作《陆文学自传》,其中提到“茶经三卷”。第二说是公元764年,因为《茶经》中提到陆羽自制风炉,其足铭文有“圣唐灭胡明年铸”,因此有人认为《茶经》最早成书于同年。第三说是公元775年。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陆羽《茶经》记录的茶起源从新石器时代的炎帝神农氏开始的,收录的茶产区中没有云南澜沧江茶产区,《茶经》完成的时间为公元764年左右。

章朗茶区

公认的最早普洱茶产区的文字记录《蛮书》唐樊绰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撰写的《蛮书》记录了很多云南的历史文化,其中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最早文字记录,因而被广泛引用。(杨中跃所著《新普洱茶典》)

南糯山五百年古茶树

在唐代以前,景迈山种茶的说法已有1300多年,而新找到的用傣文写的经书记录布朗族1800多年前已在芒景建村和种茶,这当然还需专家认真考证。

易武牌坊

根据历史的记载“普洱茶”正式名字的出现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在谢肇淛撰写的《滇略》中的描述:士庶所用皆普茶,蒸而团之。同时,普洱茶的栽培时间(在3000多年前布朗族的先民濮人已经在澜沧江中下游种茶,后来经过古茶树普查发现的。)的文字记载和成名的时间都在《茶经》成书之后,还有一点是普洱茶起源于澜沧江的中下游,离中原地带的确太远了,远离了中华文化中心的发源地,在当时交通极度缓慢、信息闭塞的历史时代,人们根本就无法预知辽远地域的风土人情。

易武麻黑茶王树

在杨中跃《新普洱茶典》中“传说中的普洱茶历史”中提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清朝道光的《普洱府志》卷十二的记载:

旧传武侯遍历六茶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鋩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此名其山,又莽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

莽枝山的茶祖孔明雕像

这也是后来普洱人将诸葛亮供奉为“茶祖”,这是普洱茶在清朝盛名的后添上名人效应,这只是盛名后的文字记载,实际在三国时期,关于孔明兴茶的传说是否存在就不得而知了?

景迈茶祖庙

在景迈山布朗族人推崇的是布朗族祖先头人“叭岩冷”,相对来说,“叭岩冷兴茶”比“孔明兴茶”早很多,茶农拜祭祖先、敬畏大自然是对的!因此,普洱茶就有了根……

敬拜树神

“普洱茶”名字源于明朝,清朝雍正1729年设立普洱府后盛名的,与陆羽的《茶经》(大约公元764年)相差约1000年,所以在《茶经》中没有收录“普洱茶”是历史时间的原因。由此可见,在《茶经》中没有记载不足为奇。

景真八角亭

炭火煮茶

《茶经》五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在景迈山煮好茶等你

《茶经》描述茶的饮用方式是烤茶后开水冲灌为“茶”,在茶水中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为“茶汤”,类似于现在的“养生茶”;而在《蛮书》中描述普洱茶的饮用方式加上辣椒、姜和桂皮等,其实这种饮用方式在普洱茶产区是比较少的,普遍的饮用方式是火塘烤茶,而且火塘烤茶有非常完整的民族礼教典法,难怪杨中跃在《新普洱茶典》中说:《蛮书》作者樊绰根本没有到过云南,也许书中所描述的是道听途说的。《蛮书》是否可能由《茶经》引申的呢?

普洱茶产区人们常用的“火塘烤茶”的饮用方式其实与《茶经》五之煮的描述相似:

凡灸茶,慎勿于风烬间灸,熛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灸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顶爷煮茶

《茶经》描述的烤茶叶与普洱茶“火塘烤茶”中的烤茶部分很相似,只不过人们是以瓦片、陶勺、小陶罐在碳火上焙烤茶叶,然后再往考好茶叶的茶罐注水,高温的茶罐与冷水发生激烈冷热碰撞,哔哔叭叭作响,瞬间茶泡盈溢,茶香飘浮。不管普洱茶的“火塘烤茶”是引申《茶经》或是独有的方式?但可以认同这一点有相似的同源。

清代,普洱茶处于极盛时期,檀萃的《滇海虞衡记》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这一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清朝时普洱茶的产销盛况,京城皇家均饮用普洱贡茶,以至有道光皇帝御赐的“瑞贡天朝”牌匾。

易武“瑞贡天朝”原址

普洱茶在清朝雍正年盛名后,成为了清朝不可缺少的朝廷贡品。

易武应昌号

普洱茶深受海内外的喜爱,特别是成为“贡茶”后,身价暴增,产销兴旺;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经营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解放后才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在大跃进时期,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古茶园基本上处于毁灭性的破坏;直到七十年代后才慢慢恢复元气,八十年开始从新活跃起来;到了九十年代,开始大力推广宣传普洱茶;2000年后,“越陈越香”“收藏品”等普洱茶概念的推崇,将普洱茶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易武福元昌号

普洱茶影响力之大、范围之广,是时候将“普洱茶之事”纳入《茶经》拾遗篇了。

千年古树春芽

南糯山茶王树

老班章茶王树

冰岛老寨茶王树

普茶,布朗濮人叭岩冷兴,澜沧江古六山盛出,明前易马西域,清盛纳贡,今崇藏,陈香。

神王树稀,层砾古树上,纯尤贵,山梯繁种,年出百万。今喜山:易武、蛮专、革登、蛮枝、悠乐、倚帮、老班章、老曼娥、景迈、冰岛老寨、曼松、南糯、章朗、巴达,细之麻黑、弯弓、刮风寨、凤凰窝。

各山异味,班章曰王,易武曰后。冰岛甘,老曼峨酽,老班章霸,易武柔,景迈香,昔归鲜,曼松稀。

炒晒青茶,作饼,作坨,作砖,龙珠皆有,适四季轮变,光阴陈藏之。

巴达山茶园

景迈太平掌茶王树

冰岛老寨春芽

阳光直晒易武普洱茶

手工炒茶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本文为@哎呀顶原创图文,如有搬运,请告知@哎呀顶 并注明本文链接,本文已经加入了维权。

标签: 普洱 茶经 蛮书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