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中医药事业产业“开枝散叶”—— 千年药香蕴新机

发布时间:2024-09-12 17:05  浏览量:9

自古名山出名药,泰山绵延数百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数以千计的名贵药材;泰安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长眠于泰安的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生前撰写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中医药文化由此在泰山脚下生根发芽。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近年来,泰安牢牢抓住我国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机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文化下基层、惠民生,不断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今年,我市启动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中医药发展的特色之路。

中医药服务送到“家门口”

进入泰山区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扑面而来的是浓郁药香。治疗室内,“85后”国医堂坐诊医生苏文文熟练地为患者进行督灸、十字灸、药罐等中医治疗。研究生毕业后,苏文文回到了家乡的国医堂。12年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加深了她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很多时候还没有针灸完,患者的症状就得到了缓解,我越学越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中医行业,比如我们科室,几乎都是‘80后’‘90后’。”谈及钟爱的中医药事业,苏文文打开了话匣子。

中医的根脉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增强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每年,国医堂都会组织医生参加省、市、区举办的中医药继续教育相关培训,同时依托泰安市中医二院医共体资源,成立名医基层工作站,请专家定期来坐诊,进行“传帮带”,加速青年医生的成长。目前,国医堂形成了以小儿疾病、妇科疾病、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为主的诊疗优势。近几年,随着医保报销和中医药宣传力度的加大,群众治未病意识不断增强,更多人愿意走进国医堂,体验中医适宜技术。国医堂也不断创新思路,将中医康复优势与家庭医生服务有机结合,为失能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让“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在岱岳区满庄镇卫生院,3000平方米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有针灸推拿科、治未病科、中医内科、康复科及康复大厅等多个区域,将针灸、推拿、小针刀、整脊等19种中医适宜技术融入治疗当中,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该院还为每个科室配备了一名中医师,在全院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全院60%的病人已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

一直以来,“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是广大群众的健康追求。目前,我市87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4.4%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市有9个国家级、29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40个专科入选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数量居全省前列,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正逐步成为现实。

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活起来”

循着药香,跟着人群,走进泰安市中医医院的“中医夜市”,惊喜不断。“我颈椎不舒服,今天在夜市上体验了铜砭刮痧,做完感觉全身都轻松了。”“这个奶茶没有中药的苦涩,还能调理身体,喝着很健康。”专家义诊摊位前排起长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吸引了大量群众,多款中药养生茶饮引得大家争相品尝,标准的八段锦带动起全员健身热情,中医药文化悄然融入泰安夜生活。

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中医药文化无疑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步入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如何“破圈”?泰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翻开《泰山小郎中系列丛书》,名中医的故事、泰山与中医的渊源、针灸的历史等,通过一本本小册子简洁易懂地表达出来。“可能在部分人看来,中医有些传统、深奥,我们制作了图文丛书,希望以故事的表现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更加生动,易于传承和发扬,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泰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庆军说。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深扎在校园沃土,我市每年都会开展“泰山小郎中体验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专家团队将中医药文化知识带进校园课堂,从“神农尝百草”到“扁鹊见蔡桓公”,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到“华佗的麻沸散”,一个个古代名医的故事让青少年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在医务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体验艾灸、耳穴压豆等传统中医疗法,亲手制作了艾绒和中药香囊,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

“源于传统中医,根于泰山文化”是泰安倾力打造的泰山中医药文化品牌。近年来,市卫健委聚焦泰山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充分挖掘名人名医、名店名堂、名药名企等中医药资源,举办“泰山论灸”“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等主题活动,持续扩大泰山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全市掀起“科普热”,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科普专家、中医药爱好者等围绕泰安地域和历史特色资源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创作和研究保护;面向群众,创建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2家,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24家,方便群众获取中医药健康知识;开展“百人百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四送四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讲座、义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和健康养生知识,今年1至6月份已开展活动498次,有超过4万名群众受益。

中药材“链”出大产业

伴随着中医药诊疗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泰安中药材产业也在迅速壮大。

在位于泰山九女峰半山腰的泰山赤灵芝有机种植基地内,一株株色泽鲜亮的赤灵芝从菌棒上探出头来,如同镶着金边的祥云,长势喜人。灵芝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珍贵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山东芝人堂药业有限公司在规模化种植灵芝的基础上,延长扩展灵芝产业链,革新生产加工技术,打造了破壁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等10余款高品质灵芝产品,年产灵芝超15吨、灵芝孢子粉超12吨,走出了一条泰山赤灵芝产业化发展的新道路。

我国400余种重点中药材,泰山出产的种类达到10%以上,把泰山称作天然“药库”实不为过。泰安大力发展泰山地产名中药材,培育岱岳黄精、新泰百合、东平芡实等优势品种,目前,全市有中药材种植品种41个,种植面积6670余公顷,作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的泰山黄精,全市标准化种植面积2670余公顷;泰山百合和园800公顷,年产良种百合种苗能力达10亿株;东平芡实养殖670余公顷,东平湖道地药材产业带加速打造。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泰安做实中药材精深加工,实施泰山黄精科技产业园、泰山百合和园、泰安扁鹊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等中医药产业项目,围绕黄精、百合、灵芝、金银花等中药药食同源品种进行资源转化,开发具有泰安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膳、药酒、药茶等深加工产品,全市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达到30余家。跨界融合也在不断尝试,泰安扩大“中医药+”应用场景,推动中医药向康养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延伸,泰山区、岱岳区获评“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有3条路线入选齐鲁康养打卡精品路线。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泰安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和条件,与时俱进,不断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步伐。今年4月,我市出台《泰安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中西医协同推进、中医药人才科技提振、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医药文化弘扬、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六大工程,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迈步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之路,泰安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记者: 李皓若

编辑: 黄国梁

本文来自【泰安日报-最泰安】,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