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AI赋能 类型融合 纪实节目密集上新

发布时间:2024-09-11 04:37  浏览量:15

为家国存照,为时代留影。作为能够深度挖掘并展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元主题的媒介形式,纪录片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青睐。近期,电视台、网络视听平台播出多部纪录片、纪录片栏目,以纪实影像记录璀璨文明、壮美山河、人间烟火,展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卫视频道播出纪录片626部,纪录片栏目101档;二季度播出纪录片620部,纪录片栏目110档,与2023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播出纪录片498部,纪录片栏目90档;二季度播出纪录片481部,纪录片栏目89档),各项播出指标明显上升。

纵观近期播出的纪录片,创作者秉持纪录片“时代影像,真诚记录”的职责使命,创新视听语汇、探索多样风格,深耕内容品质,生动讲述生发于中国大地的新故事。海内外纪录片创作者持续深入合作,以纪录片为纽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讲述时代故事

传承历史文化

“纪录片在美学追求和影像表达上与其他文化产品存在显著差异,真实性是其持续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告诉《综艺报》。

何苏六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题材不断丰富。讲述时代故事、聚焦社会发展变迁、传承民族精神的纪录片,成为各平台布局重点;回应群众关切和社会热点的现实题材逐步回归。例如,8月14日上线优酷的纪录片《共赴山海》,聚焦“共同富裕”主题,邀请英国知名主持人蒂姆·黑格实地探访浙江多地,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多维度记录乡村发展的浙江实践,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成就。此外,《非常医生》《行囊里的中国》《Z世代青年说》等作品,从多个切口观照现实、反映生活。

历史人文纪录片赓续中华文脉,为新时代发展注入文化动能,一直是纪录片创作的主力赛道。何苏六表示,“近年来,历史人文纪录片呈现形式不断创新,语态更加灵巧、活泼。”

8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推出纪录片《大国医·千金方》。节目挑选9个融入百姓生活的传世名方,通过说书人讲述、情景再现、专家解析、医者箴言、方歌点睛等方式,让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打造的系列文化微纪录片《中国官箴》8月5日播出。节目深挖古训内涵,通过实景拍摄和AI技术,还原触动人心的历史瞬间。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之际,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8月19日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同步播出。该片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发掘为线索,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节目通过CG特效、三维重建等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两宋浮沉300年》剧照

纪录片《两宋浮沉300年》围绕宋朝历史关键节点,选取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作为叙事核心,如开创宋朝基业的宋太祖赵匡胤、英勇抗敌的杨家将、公正无私的包拯、锐意改革的王安石、才情横溢的苏东坡、民族英雄岳飞……以历史人物为切口,运用AI技术,全景式呈现两宋三百年风云变幻。

江苏卫视近期推出文旅探访节目《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2》。主持人孟非与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周琦组成“铁三角”,带领观众走进扬州、苏州、常州、徐州、南京等8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休闲街区,展现水韵江苏的独特魅力。

日前在哔哩哔哩、海峡卫视、东南卫视同步播出的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以跨越海峡两岸的家书为载体,通过拍摄采访家书主人及后人,展示两岸的岁月沧桑,以及普通人在时代巨变中的悲欢离合,重现斑驳字迹背后剪不断、离不散的至真至情。

题材年轻化

“纪实+”突破圈层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观众关注纪录片作品,纪录片选题逐渐向年轻圈层靠拢,影像表达“新潮有趣”。8月31日起,由Discovery探索频道国际团队打造的《探索新境》在腾讯视频播出。演员、歌手王一博跟随6位Discovery“中国探索家”,分别前往雨林、雪山、海岛、沙漠等6个典型地理目的地,开启深入极境的户外探索之旅。节目不仅呈现王一博探索未知自然的“新境”,还探讨年轻人成长话题,展现当代年轻人不断突破、勇于探索的“心境”。

孙卓

腾讯视频版权业务中心总监、《探索新境》总制片人孙卓告诉《综艺报》,腾讯纪录片一直希望找到符合年轻人观看需求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我们将用户心理需求分为燃、爱、智等。燃代表热血,爱即热爱,智是智识。”孙卓介绍,传统纪录片擅长用“智”满足观众需求,最典型的用户画像是中年男性,但腾讯视频更希望用“燃”和“爱”,为用户带来新的视听体验和获得感。在孙卓看来,“纪录片+明星”或许是纪录片创作的新机会,“《探索新境》将户外探索和明星艺人结合,既有真人秀的看点,又有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朱晓茜

近年来,纪录片不断朝着年轻化、精简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网络视听平台陆续涌现“纪录片+剧情演绎”“纪录片+综艺”“纪录片+互动体验”等跨界类型。这些创新形式深受互联网用户喜爱。比如,去年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哔哩哔哩出品的大型公益环保纪实节目《一路前行》,采用真人秀与纪录片相结合的拍摄方式,以行动代替任务,真实记录胡歌、刘涛、陈龙三位嘉宾为期30天的低碳治愈之旅。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总制片人朱晓茜表示,“纪实+”的呈现方式对接多种内容样态,能够打破传统纪录片圈层限制,为纪录片发展带来新机遇。

技术赋能

表达升级

近年来,超高清、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赋能纪录片创作。如《众神之地》《万物之生》《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等多部纪录片,均采用4K乃至8K超高清拍摄技术。其中,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的生态人文纪录片《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采用8K超高清全流程制作。朱晓茜介绍,8K超高清是目前主流高清视频的16倍。其中,用超级微焦距镜头展示的微小动植物形态和细节,如武夷山国家公园中的兰花、珍稀动物阳彩臂金龟等,都为观众带来更高质量、更加沉浸的视听体验。“超高清制作从清晰度、色域度上,都为提升作品品质、升华主题表达,提供了强大助力。”

人工智能、虚拟制作等新技术在纪录片领域应用也日益广泛。《中国官箴》《马王堆·岁月不朽》《两宋浮沉300年》《共赴山海》等纪录片,都不同程度运用人工智能及虚拟制作技术。

纪录片《中国官箴》使用AIGC技术还原历史场景

优酷纪录片负责人韩芸介绍,当前虚拟制作纪录片的受众群中,30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相较传统内容年轻用户占比上涨27%。因此,探索中国纪录片与人工智能、虚拟制作的结合是优酷纪录片核心关注点。比如,优酷出品的纪录片《共赴山海》采用AIGC技术为主持人蒂姆·黑格配音,优酷联合BBC共同推出的科幻纪录片《下一站月球》运用AI技术打造“沉浸式”观看体验等。

《共赴山海》总导演张伟表示,“AIGC等新技术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加持和助力。未来,AIGC技术有望被更广泛地应用到纪录片创作领域,如特效制作、音乐创作、脚本撰写等,为纪录片创作带来更多可能。”

谈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纪录片领域的应用,朱晓茜认为,真实性是纪录片核心要素,科技赋能需以尊重真实为底线。“对于纪录片而言,无论是使用AI助力修复声音、画面,还是合成某些镜头,都应该建立在尊重真实性的原则上。”

何苏六也强调,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文献性和真实性。虽然场景再造或虚拟场景应用丰富了纪录片视听体验,但也带来“真假难辨”的挑战。因此,创作者必须严格把控纪录片创作边界。“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业界应制定相应标准,以杜绝虚假内容,确保纪录片真实可信。”

讲好中国故事

展示中国形象

中外合拍是近年来纪录片一大创作趋势。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联合打造的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第三季于9月10日上线。该片记录国家地理探险家、撰稿人,两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保罗·萨洛佩科在中国长达两年多的徒步行走历程,该节目后续将通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向全球观众播出。

朱晓茜告诉《综艺报》,近年中外合拍国际传播类纪录片涌现许多优秀作品,“全球观众能够通过这些合拍纪录片,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随着更多合作伙伴加入,这些节目也将登上更大、更广阔的平台。”

谈及纪录片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多位从业者阐述各自观点。朱晓茜认为,“真实的力量直击人心。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各地存在差异,纪录片创作需做到真实、立体和全面。另外,真诚、客观和平和的语态,更容易打动国内外受众。”

《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第三季剧照

此外,朱晓茜建议可采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叙事方式。她提到,《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中,在云南洱海,保罗与同济大学团队一同监测水质,观察洱海生态保护现状;在四川三星堆,他走进挖掘现场,近距离感受古蜀文化独特魅力;探访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时,他不禁感慨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这些都是从细微之处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生态发展和社会变迁。”片中还记录了保罗与中国普通百姓的接触交流细节,展现丰富多元、蓬勃发展的中国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形象。“通过小切口反映大时代,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式。”朱晓茜表示。

张伟认为,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具备国际化视角;其次是年轻化心态和语态;再次要注重价值观输出或交流,“真善美作为人类共同追求,无国界之分,这是打动观众的核心要素”;最后是采用微观视角叙事,“中国故事,其实就是讲述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他们的故事。正如纪录片《共赴山海》从普通人视角出发,向世界讲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

2023年,由何苏六担任总导演的系列纪录片《镜头里的中国》在海内外视频平台推出。该片聚焦5位国际知名纪录片人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和创作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何苏六负责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5集大型系列纪录片《义乌:解码奇迹之城》,聚焦生活工作在义乌的外国人,以义乌为样本,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两部作品中,何苏六讲述中国故事的主张一以贯之——通过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视角,展现他们眼中、心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与国际友人的长期交往中,何苏六越来越意识到,“自信是国际传播的底色,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自信,才会用逻辑讲述真实故事;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

特别策划|AI赋能 类型融合 纪实节目密集上新

AI赋能 类型融合 纪实节目密集上新

《大国医·千金方》:泽被千古,济世传仁

《马王堆·岁月不朽》:文化科技融合 再现西汉生活图景

《两宋浮沉三百年》:大规模运用AI 全景呈现两宋风云

《探索新境》:奔赴旷野 磨砺“心境”

《宵夜江湖3》:于烟火人间感悟人生况味

《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第三季:用脚步丈量,记录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官箴》:以史为鉴 映照古今

《衡山论道》:“三湘”聚首畅聊湖湘风流

《两岸家书》:以家书传情,链接两岸同心的民族记忆

《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2》:文化视角呈现江南水韵之美

图片:豆瓣等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