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 乌江畔读书的那些日子

发布时间:2024-09-05 00:01  浏览量:18

□孙江月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质朴、纯真、梦想与追求的年代,在乌江之畔涪陵师范专科学校(现长江师范学院)读书的那些光景,就像茶褐色的老照片泛着毛边,古旧的,厚重的,每次翻看,都能感受那份宁静、找到那份温暖。

一片芳草地:教学楼

当年我去读书时,交通还显落后,寒暑往返,十分不便利,每次从丰都坐船去学校,都须经涪陵城换乘小机动船过乌江,有时因时间关系,偶有误点,气喘吁吁地从水巷子跑到码头时,机动船已收班。于是,只得与江边打鱼的人家商量,蹲小木船晃晃悠悠地划桨过江去学校。

承载我梦想的教学楼,并不像现在这般气派,只是一栋土泥、土砖、土瓦垒成的土房,从外面看,更像储粮的仓库。整栋楼分两层,似乎年代有些久远,但离“历史建筑”之类又似乎扯不上边儿。楼上是我所在的中文八五级,和中文八四级相邻,楼下是教师办公室和后勤处。记得那时我们一个班有90多位同学,辅导员王跃生说“是历届中文系人数最多的一个班”。

我们上大课,挤在一个教室里,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头。只要有人走动,木楼板就吱嘎作响,遇到刮大风,木门窗也唰唰地响。但那时的学生像一群饿极了的孩子,每个人眼里都闪烁着攫取的光,看书的样子、看老师的样子,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正如老师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活的贫苦和环境的粗陋促使这群人为改变命运而奋发努力。就在这老旧的教学楼里,走出了不少栋梁之材。有感于此,我曾戏作一联:土砖土瓦土楼土房藏龙卧虎,土学土生土教土师人才辈出。

两处藏经阁:图书馆、阅览室

印象中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是学校当时最好的现代建筑,每次去那里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整个人精神焕发,灵感四射。

馆内藏书丰富,古今中外旧书新书都有,还有中华书局、三联书社出版的线装书,但那些书借不出来,只能待在馆里翻翻,感受古人的文化气息。

三年求学的大部分时光,我都是在图书馆和阅览室度过的。我在图书馆阅读的书籍上百种,最多的是文学和美学,当然也有宗教哲学之类。这些作品与作者的人格魅力给了我无穷的力量,由此引导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阅览室则是我常去读书和写作的地方,它在图书馆的底楼,宽敞明净,里面陈列的报刊种类很多,尤其是文艺刊物。印象中,全国各省市重要核心期刊都能看到。我最爱翻看的就是《人民日报》副刊,还有《人民文学》《文艺报》《诗刊》《青年文学》等。在这些刊物上,我开始阅读和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和当代中国作家,郭小川、贺敬之、石祥、梁上泉和林非等等。后来,我和好些作家都成了相好的文友,其中一些还曾来过丰都这片文学的热土。

这就是涪陵师专给我带来的读书与文学之缘。我为此曾撰写一联:纳天下鸿儒之思想入学府,荟校园学子之文章于馆室。

三家文学社:求实、采石、江畔

刚进学校,就听说学校有几个文学社团,一个叫“求实”,一个叫“采石”,一个叫“江畔”。“求实”是校团委组建的,“采石”是学生会创建的,“江畔”则是学生自发的,它们都志存高远,各有倾向。

这三个团体每到大一新生入校,即张贴广告,招兵买马。说来也是有缘,我“一人”很快被他们分为了“三马”,招了进去。又很快成了校内的“文学新闻人物”,与喜欢文学的黄明、冷文学、熊昕、吕涛、高昆、高中胜等文友,在草塘、乌江边、磨盘沟、塔子山等处举办文学活动。我的早期作品《影子》《鱼》《房东》等,就是这一时期写成的,后来编入《幻之水》诗集出版。凡有作品发表,稿费一到,我就倾囊拿出,招待大家看电影、吃糖果。有时稿费少,也会偷偷邀几个常在一起的学友去乌江边码头小饭店,烧一碗白菜豆腐汤,加一碟花生米,舀一大碗枸杞白酒,再买一包经济牌香烟,大家谈诗论书、谈天说地,特别开心。为朋友仗义疏财,对文学得意忘形,或许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颓靡,其实自己乐在其中。

三十多年前的求学人生,是头枕着浪漫的文学之梦的,乌江侧畔的书声时光虽然清贫,却最充实,最真实,也最快乐,它自当成为我人生最大的财富。

标签: 读书 乌江 土瓦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