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推进“三个转变” 变废为宝打造文旅项目

发布时间:2024-08-29 18:03  浏览量:16

8月28日,济宁市委改革办微信公众号“济宁改革”刊发《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推进“三个转变”变废为宝打造文旅项目》,系统介绍和推广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会同有关市直部门、县市区,打破“大拆大建”的传统思路,聚焦老厂房、废库房、旧民房,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深赋能,从“存量”中挖掘“增量”,变废为宝打造文旅项目,全力推动闲房焕生机、老厂换新颜的改革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推进“三个转变”

变废为宝打造文旅项目

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会同有关市直部门、县市区,打破“大拆大建”的传统思路,聚焦老厂房、废库房、旧民房,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深赋能,从“存量”中挖掘“增量”,变废为宝打造文旅项目,全力推动闲房焕生机、老厂换新颜。

坚持“腾笼换鸟”

变闲置“老厂房”为旅游“新名片”

对闲置的老旧厂房进行重新规划,保持原厂房肌理,注入传媒、文化创意等设计元素,增加文化旅游、展览演出、文创研学等功能,孵化形成一批多业态融合文旅项目,着力培育打造一批旅游“新名片”。任城区对鲁抗医药公司原有平房进行盘活,实施空间重构、立体利用、有机互动,建成环西北里文旅消费街区,打造14个小院、12个单体店,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曲阜市对原天幕集团旧有厂房进行改造,建成总投资5.5亿元的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设置精品文化节目展演区、文化项目体验区、美食休闲区、拍照打卡区、文创产品区等功能区,预计将实现年游客接待量6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微山县依托老副食品厂厂房,实施夏镇运河小镇文化街区改造项目,打造以“创意产业+文体产业+传统产业”为核心的功能街区,建成文化传承与商业并举的“文创集合体”,成为微山湖5A级景区的文旅新IP。

坚持“变废为宝”

变废弃“老库房”为休闲“新去处”

充分利用废弃粮库、车库,在保存原有建筑构造的前提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当地特色文化,打造集观光旅游、康养避暑、耕读研学、艺术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打造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泗水县创新搭建“政府引导+平台支持+市场运作+和谐发展”合伙人模式,对废弃老粮仓进行艺术改造,对周边闲置村落及废弃民居进行保护开发,配套美术体验写生中心、艺术餐厅等设施,建成等闲谷艺术粮仓,先后招募基础和成长合伙人174人,投资3.1亿元,实施合作项目33个,举办樱花节、音乐节等系列节事活动,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带动就业2000余人,相关经验荣获联合国最佳减贫案例。金乡县全面修复建于1978年的县城郊公社粮仓,建成王杰精神大讲堂,多次组织开展王杰精神宣讲、“红色故事会”等活动,成为传承王杰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阵地。微山县聘请专业规划设计院,对留庄镇运河里村废弃地下车库重新设计改造,以运河文化为主题、渔家文化为主线,以“一河、两岸、三餐、四季”为整体布局,建成运河里艺术街区和“童趣湾”渔乐园,设置非遗文创、美食美景、演艺游乐等板块,打造“运河古韵”的国潮腔调和“荷美渔家”清新场景,成为四季宜游的乡村旅游新名片。2023年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实现收入1700余万元。

坚持“老景新造”

变破旧“老民房”为增收“新引擎”

对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老村居、旧院落进行修缮提升,完善功能、丰富业态,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构建增收共富“新引擎”。邹城市坚持修旧如旧、新建如故,修缮石墙镇上九山村院落288套,打造婚俗院等特色景点,再现柳编、织布、酿酒等工艺,累计入驻商户60余家,拉动周边建设项目28个,与100余家旅行社签约,年均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带动3000余名村民就业,创收约8亿元,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兖州区创新“共享乡村”模式,对酒仙桥街道付家楼村42间闲置房屋及周边环境进行提升,实施墙体立面、居住设施微改造,提供吃农家饭、住农户家、观村史馆等吃住游“一条龙”体验项目,年吸引游客达2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推动村民人均增收1万元。梁山县盘活大路口乡贾堌堆村闲置民居,打造12套不同风格的院落民宿,因地制宜布局咖啡屋、小广场、美食街、数字赋能中心等业态,其中,数字赋能中心带动本地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达8900万元,吸引200余人就业创业。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