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印记

发布时间:2024-08-28 16:47  浏览量:16

忻州古城印记

李剑

初识忻州,缘于金元时期著名诗人、忻州才子元好问,他的成名作《摸鱼儿·雁丘词》中,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把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成为中华文化中赞美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千古佳句。‌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元好问笔下那寂寥的冬、孤烟衰草、荒野汾水、边关冷月,还有丘下殉情的雁……使我对忻州大地充满了好奇和神往。

这个盛夏,有幸到忻州学习考察,内地仍是酷暑难当,到达忻州的时候却顿感天朗气清,有了淡淡的秋意。贴近忻州,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包容和钟灵毓秀。陪同我们考察的同志介绍,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因形似卧牛,又称卧牛城,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璀璨明珠,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隆礼重仪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贸物流之都。古往今来,忻州名人众多,貂蝉、元好问、徐继畬、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群贤荟萃,载入史册。

忻州古城是免收门票的,这在国内同等业态中极为少见。负责古城管理运营的王经理告诉我们,古城的开发建设以提升城市品位为出发点,突出地方特色,在方圆0.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复建明清时期的古城原貌,重现商贸繁荣、悠闲安逸的市井生活画卷。根据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古城的规划高屋建瓴,建筑物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城内的街巷名称恢复从前,以“北大街”和“南大街”为中轴线。东侧,从北到南依次为学道街、兴寺街、东大街、顺城街。西侧,从北到南依次为石狼巷、周家巷、打磨巷、草市巷、泰山庙巷、秀容巷、关帝庙巷。这些街巷的道路均用旧石板、石条和石块铺砌,古朴厚重,时代感强,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据史料记载,忻州古城原有四门,城门上均有城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几经战乱,目前仅有北城门楼幸存。城楼下的街心公园内,雕塑栩栩如生,凉亭流角起翼;瑶池形似花朵,牧童骑牛吹笛;鸟语花香,沁人心脾;绿树成荫,游鱼戏水;健身器材俱备,游乐设施齐全;男女老少欢喜,脸上写满笑意。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温馨、包容的氛围。登楼眺望,青山连绵,绿水绕城,高楼林立,厂房整齐,脚踩着厚重的砖石,抚摸着坚实的城墙,仰望着辽阔的苍穹,抚今追昔之情油然而生。

漫步在泰山庙巷的美食街上,忻州特吃齐聚这里,每咬一口都是地道的晋北味。宁武炸糕,软糯香甜,蘸上特制酱料,口味更佳;吊煎锅,煎饼条蘸上调料,口感倍棒;奇村猪杂的完美组合,加上厨艺考究,让人回味无穷。还有河曲酸粥、刀削面、定襄蒸肉、神池月饼等等,让人垂涎欲滴。这里生意最火爆的当数“古城卤猪蹄”,店门口天天排着几十米的长队,38元一斤的猪蹄虽然价格不斐,但每天还都供不应求,据说这家十多平米的小店每天的营业额都超过10万元呢。正值午餐时分,两旁的店铺香飘四溢,各种小炒烧烤味道鲜美,招揽生意的土语方言此起彼伏,这一派人间烟火气让人驻足流连。

小巷里的泰山庙始建于唐初,经历代扩建和重修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道家场所。庙宇建筑宏大,从北到南有大殿,献殿,戏台、山门、影壁。两侧有钟亭、鼓亭、牌楼,三思桥连接戏台与献殿,走在桥上,思前、虑今、想后,检视自我,给人以启迪。据说,民国时期这里还是忻州最大的商品交易“超市”呢。

历史上的忻州地处边疆,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茶叶的流通与交易使得忻州茶文化逐渐兴起。古城里的茶馆随处可见,并且装饰考究,名号繁多。临街的一家“白公鸡茶馆”店名别致,让大家眼前一亮。听店家介绍,白公鸡是大茶壶的一种昵称,原型就是店门口摆放的那个大的铝制茶壶,也是清朝时京城盛行的茶馆通用大水壶。据说几年前这个大茶壶还能烧水,由于年久破损,现在只能作饰物招揽顾客了。这家茶馆古色古香,博古架上摆放着许多陶、瓷、铜等寓意美好的老物件。院子里整洁干净,环境幽雅,间有花草树木点缀,主要冲泡当地特产芦芽仙草和毛健药茶,由于性价比高,保健和药用价值明显,并且无限续热水,不限时间,所以宾客络绎不绝。午后小憩,在这里嗑着瓜子喝茶聊天,消除疲惫的身心,对旅途劳顿的人们来说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置身古城中央,周围建筑都是飞檐斗拱,庙宇楼台金碧辉煌,有许多与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事迹和文物在官方和民间展出。这里古老的建筑和匾额众多,如前贤遗珍展区展示的元好问、徐继畬、傅山等历史名人的典籍和墨宝,彰显了忻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间或有关帝庙、财神庙端坐,“古城供销社”“古城电影院”之类的带有童年记忆的老建筑让我们沉浸其中,回味无穷,就这样东瞅瞅,西逛逛,看游人衣袂飘飘,商贾身着古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汉唐。

落日的余晖铺洒在古城西南方的九龙岗上,黛砖碧瓦构成的古建筑群更显庄重典雅,这便是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的秀容书院。书院占地16亩,依地势分为上、中、下三院,由北向南分别为柏树院、枣树院和槐树院,这也体现了秀容书院主张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精神。漫步院中,但见古木参天,繁花似锦,环境整洁,静谧安宁,院落相对独立,风格各异,院中有一座琉璃覆顶的道教建筑文昌祠,是当年文人学士祭奉文昌星的亭阁,也是书院中最古老的建筑。院落中还有吕祖庙、紫微观、天庆观、白鹤观等诸多道教神仙的宫观,至今旧址犹存,这里也是忻州中学的前身。300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秀才、举人以及各类人才数以万计,有代表性的人物不胜枚举,这里是古代书院发展变迁的缩影,也是忻州的教育之根和文化之魂。

站在上院的制高点六角亭上近观古城,可见城楼屹立、庙宇参差、民居散落,街道纵横、商铺林立,金山、忻口一览无余;放眼四周,五台高耸,雁门巍峨,太行绵延,芦芽灵秀,更有滹沱河玉带缠绕,汾水川流不息,令人流连忘返,遐想万千。

走出书院已是掌灯时分,夜晚的古城更是霓光闪烁,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书院戏台前熙熙攘攘,人们正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北路梆子,又称“上路戏”,流行于山西北部、内蒙古、河北等地。它的唱腔高亢激昂,表演强健有力,节奏慷慨直爽,体现了塞外人民勇敢强悍的性格。舞台上正在上演《打金枝》的精彩片段,当观众们看到升平公主和驸马消除误会,重归于好这一幕时,连连为演员的精彩演出鼓掌喝彩。这条演艺街上说书的,唱戏的,玩杂耍的,习武卖艺的……随处可见,聚人气、接地气。

夜色已晚,我们匆匆赶到正宗老山西“刀削面”馆,十七元一碗的大碗面让大家吃得肚儿圆,不由地感叹起忻州的美食的确物美价廉。

我们下榻的民宿叫“九渡香舍”,从嘈嘈切切的街区走进民宿内,立刻感受到一种宁静与雅致,这里绿意盎然,空气清新,水流潺潺,柔和的灯光亲吻着肌肤,感觉温馨惬意,处处给人以家的温暖。舒舒服服地冲了个澡,独自坐在临窗的沙发上,泡上一杯原味咖啡,静静地欣赏着古城的夜色。

短短半天多的时间,我便喜欢上了这座穿越古今、建筑精美、底蕴深厚、风光秀丽的古城。临别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元好问笔下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此刻的答案是“忻州古城值得相依相惜”。

作者简介:李剑,笔名苍劲,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山东临沭县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文学院副院长,齐鲁青未了签约作家,齐鲁青未了散文奖、沂蒙文艺奖获得者。著有散文集《岁月流过母亲河》。

壹点号 蒙山劲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