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声E评 | 以“行走的课堂”感知更广阔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4-08-24 00:34  浏览量:18

蝉鸣声响,夏日悠长。各地中小学生纷纷开启“暑假模式”。为更好地利用暑假闲暇时光,积累知识、开阔眼界,近年来“研学旅行”备受青睐,热度持续攀升。近日,共青团中央在“创青春”上分享19条不同城市的研学路线:在江苏扬州感受古镇魅力、在福建泰宁探寻明清印记、在四川德阳领略古蜀文化……“研学旅行”让学生们得以在“万里路”中印证“万卷书”的真知,感受大千世界的多元与多彩。

访问先贤故里,领略人文底蕴。文化体验研学将风土人情引入课堂,让学生品“烟火味”、明“诗书情”。千年文脉,古韵流芳。鱼米之乡、天府之国、六朝古都、南粤名城,不同的城市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历史,吸引着来自四海的游客:在江南烟雨中体会“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千年诗意,在中原大地上感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背后的厚重文化,抑或是在漠北黄沙中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依托丰富的文化瑰宝,文化体验研学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研学旅行,打造“立体式”“沉浸式”研学活动,将书本上的诗句鲜活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让青少年置身于现实情境之中,亲身体验当地特色文化,做到“游在当下,思在心中”。

追寻红色星火,感悟伟人精神,红色文化研学将革命事迹引入课堂,让学生重温党史、接续奋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革命先辈的足迹遍布每一寸土地,留下数不尽的红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利用好红色研学资源,为参观学生上好一堂生动的党史“公开课”?不同的景区有不一样的回答:在北京,北大红楼打造“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陈列文物、展示图片,为前来参观访问的同学们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挖掘革命文物背后鲜活的历史故事,打造“研学、阅读、文艺、宣讲”四大课堂,为前来瞻仰的同学们上好“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红色景点积极提取研学要素,发挥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作用,增强青少年的参与感、体验感,让同学们在身临其境中培养爱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

踏遍名山大川,感受大美中国,生态地理研学将壮美山河引入课堂,让学生见万物、见世界。研学旅行突出一个“学”字,注重在游览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开展一场生态地理研学之旅,需要事先为同学们普及相关知识,鼓励同学们自主收集资料,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例如,冬奥会场馆如何让水立方变成冰立方?红树林湿地有什么生态价值?都江堰的分水引水如何实现?生态地理研学不是“走马观花”“打卡式旅行”,而是边游边思,从地理现象的观察中联想到所学知识,并且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尝试在实践与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生态地理研学能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在山水之间领悟生命的广阔境界。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默守书斋一隅,不如亲自体会旅程中的酸甜苦辣。研学旅行,让“纸上得来”的知识在“躬行实践”中散发新的光芒;寓学于游,让梦想的小船在实践中找到锚点,让新一代少年扬帆远航。

供稿:高良涧街道(殷星月)

编辑:戴锡明

审核:刘军波

分享小伙伴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