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医者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师节前夕的传承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4-08-18 15:58  浏览量:19

8月16日,为庆祝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回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肿”)建院60周年的光辉历程,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行。此次活动以“甲子风华,共创未来”为主题,旨在弘扬中肿医师忠于职守、奋发向上的精神,进一步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

古今交互:院史厚度与人文温度的邂逅

发布会现场巧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元素,让受众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初创到今天的历程。在活动中,中肿推出了医院宣传片《这一念》以及《60年60人》微纪录片。影片通过一系列珍贵的视频资料勾勒出中肿60年的发展故事,展现了一代代中肿医者不懈追求医学进步、守护人民健康的精神。

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为建院60周年宣传片按下了播放键,拉开了影片的序幕……

从1964年的一栋三层小楼,到现在越秀、黄埔、天河三院区协同发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从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到“国考”全国第2、科技量值肿瘤学全国第1、自然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癌症中心第4的肿瘤医学创新中心;从70年代绘就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分布图,到鼻咽癌治愈率86%,多个病种5年生存率达国际领先水平;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到如今的11项国家级科技奖励、44位国家级人才;从我国首批“抗癌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到开创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单抗创新药物及其新联合方案走向欧美的先河……

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翻开了《60年60人》的历史相册,与现场观众共同回望这段星河岁月。今年,邀请到60位站在中心发展坐标上的亲历者,一起对话甲子,触摸院史。他们或是先行者、筑基者、见证者,或是亲历者、勠力者。他们关注苍生凉热,共同回答60年的变与不变,让中肿的医脉文化在几代人的传承中得以绵延升华。

医患交互:跨越甲子的“谢谢你们”

“我32岁那年,怀孕5个月,不幸被诊断出了甲状腺癌。如果没有中肿的帮助,就没有我们这个家庭的圆满,真的很谢谢中肿。”87岁的李阿姨(化名)由衷地说。1969年,李阿姨不幸被诊断出甲状腺癌,在中肿进行了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以及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时隔55年为中肿送上了祝福。

“李威教授您好:13年前因胃肿瘤感恩遇见,痛苦挣扎在死亡边缘的我被您拉了回来,您医术精湛,幽默风趣!知道您退休了有点失落,祝您退休快乐,健康长寿!患者远方。”

“小女不幸罹患脑瘤,多地求医未果后,有幸遇到了王娟医生。每当我们犹豫不定时,感谢王娟医生不厌其烦地解答我们重复多次的疑虑,抚平我们的焦虑与不安;每次复查后,感谢王娟医生的用心对比查看,不停询问孩子的生活日常,关心孩子的成长发育,提醒我们有任何问题及时告知,及时处理。王医生温柔的话语就像定海神针一样,让我们无所畏惧。很感谢经过王医生的用心诊治,小女又长大了一岁,性格活泼开朗。感谢王医生拉起了孩子的生命线,让我们享受到更多为人父母的幸福感!”

粤甘交互:跨越万里的“节日快乐!”

“爸爸,我们都好想你,祝你医师节快乐!”正在兰州的万挺主任接到了一个来自远方的电话。2024年2月,万挺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五批进驻专家来到中肿甘肃医院妇瘤科,推动甘肃医院科室医教研等各方面工作开展,在西北地区着力推行妇科肿瘤的MDT诊疗。与万挺一样,一批批中肿援甘专家们正在为推动肿瘤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提升甘肃省肿瘤防治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积极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建设,组织17个专科向甘肃医院平移医疗新技术75项,平移临床研究44项,带动2023年度医疗服务人次同比增长33%,手术人次同比增长75%,四级手术人次同比增长73%,助力肿瘤治疗不出省目标的早日实现。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