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中医药著作简介—唐朝时期(25)

发布时间:2024-08-13 04:52  浏览量:14

《外台秘要》

(二十五)唐朝时期(618年-907年)中医药著作简介

1、《外台秘要》内容简介

《外台秘要》又名《外台秘要方》,简称《外台》或《外台秘方》。是一部由唐代医学家王焘编著的一本综合性中医书籍,成书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全书共40卷,1104门,载方6000余首,按照疾病的不同类型和症状,将所收内容分门别类编排,涉及伤寒、天行、温病、疟疾、霍乱、心腹痛、痰饮、咳嗽、消渴、积聚、骨蒸、中风、虚劳、脚气、水肿、五官、痈疽、痢疾、淋疾、杂病、金疮、麻风、妇人病、小儿病等多个领域。

卷1~2为伤寒;卷3~6为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卷7~20为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21~22为五官科疾病;卷23~24为瘿瘤、痈疽等;卷25~27为痢、痔诸病;卷28~30为中恶、金疮、恶疾等;卷31~32为采药、丸散、面部诸疾;卷33~36为妇科儿科疾病;卷37~38为乳石发后之病;卷39~40为明堂灸法和虫兽等动物伤害方。

作者广泛收集了唐代中期以前的医学名著内容,包括深师、姚僧垣、崔尚书、孙处士、张文仲、孟同州、许仁则等名医的撰著,同时也收录了部分民间单方、验方及少量外来医方。凡书中引用书籍均做详细注明出处,保存了大量唐以前及初唐时期的医学文献,如《素女经》、《范汪方》、《崔氏方》、《姚氏集验方》、《小品方》、《删繁方》、《深师方》、《许仁则方》、《张文仲方》、《古今录验方》、《近效方》、《必效方》等,这些文献在后世多已散佚,因此该书也成为了解和探究唐前医史文献的重要参考资料,为研究和发掘中华医药宝库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和考察依据。

《外台秘要方》是汉晋以来古代医书集大成者,是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正如王焘在《外台秘要》自序说:“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等,繇是睹奥升堂,皆探其秘要。”遂发愤精究医书,“捐众贤之砂砾,掇群才之翠羽,皆出入再三,伏念旬岁,上自炎昊,迄于圣唐,括囊遗阙,稽考隐秘,不愧尽心焉。……其方凡四十卷,名曰《外台秘要方》。”


《外台秘要》深受历代医家推崇,被《新唐书》称誉为“世宝”,历代不少医家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所见不广,用药不神”,足见该书在医学界地位之高。《外台秘要》自成书以来,多次刊行并流传至今,现存主要版本有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残卷)、明崇祯年间程衍道经余居刻本、清《四库全书》本、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卷一、卷二、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足本四十卷等多种版本。此外,该书还被国内外许多医学家和研究机构所收藏和研究,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外台秘要》作者王焘简介

王焘(公元670年—755年):唐代著名的医学家、文史家,他出生于唐朝唐高宗咸亨元年(约公元670年),为唐代陕西省郿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人,王焘出生官宦世家,其祖父王珪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王焘自幼体弱多病,渐好医道,他天资聪颖,勤于钻研,兼通文武,他从小阅读了大量医书,并受家庭影响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王焘一生为官,成年后即入仕途,初任徐州(今江苏徐州)司马,徐州任满奉调入京,先后历任华原尉、长安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徐州司马、户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给事中、房陵太守、大宁太守、彭城太守、邺郡太守,并被安禄山伪授河间太守,他在皇家弘文馆(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供职二十多年,在任职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晋、唐以来的医学书籍,并做了详尽的摘录,积累了大量的医学资料。

据《旧唐书·韦抗传》载:“抗为京畿按使察时,举奉天尉梁升卿……华原尉王焘为判官及支使,其后升卿等皆名位通显。”也就是开元八年(720年),王焘任华原县尉充京畿按察使判官,开元十二年(724年),王焘为长安县尉充劝农使判官,开元十二年至十六年间,王焘官至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后来王焘被贬职到房陵郡(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遇皇帝特赦后就近安置在大宁郡(今山西省临汾市隰县)任太守,在他历职的地方,由于气候炎热潮湿,百姓多患瘴气,他凭借自己所学过的方药救治了不少人,同时他边任职边阅读大量文献(曾被后人称为医学文献大师),日夜辛勤笔耕不辍,将自己几十年阅读的医学典籍后探究出的秘要编辑成书,最终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约公元752年)完成了《外台秘要》的编纂和出版。

由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也是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书》这样记载王焘:“(王)珪孙焘、旭。焘,性至孝,为徐州司马,母有疾,弥年不废带,视絮汤剂。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因以所学作书,号《外台秘要》,讨绎精明,世宝焉。历给事中、邺郡太守,治闻于时。”王焘卒于天宝十五载(约公元755年)。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