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与教育
发布时间:2024-11-15 15:26 浏览量:1
中小学阶段,非常多学生家长热衷于追名校,拜名师,报培训班。学生家长为子女做的这些努力固然有作用,但毕竟是外在的因素。事实上,内在的因素才是核心,往往又被大多数家长忽视了。
举个例子: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采用同一套教材,同样的授课老师,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解一次就明白了,有的学生听几次都不明白;有的学生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有的学生成绩一直在下游;其根源,是由学生的内在因素决定了。说直白一点,就是由每个人的灵性决定的。
我年轻的时候,曾笼统地认为灵性就是指一个人耳聪目明,能够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物,能够想到一般人想不到的创意,回答一般人回答不了的问题。
最近十几年,我看了一些哲学、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然后结合自己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和工作感悟,我对灵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现在,我对灵性的理解是:一个新生命在孕育的过程中传承了父辈祖辈的优良基因,并在诞生的时候吸收了天地之间的能量,这些优良基因和天地间的能量汇聚在一起,赋予了这个人与生俱来的灵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
下面举几个典型的实例,实例一: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苏东坡,却很少人知道苏洵。苏洵是苏东坡的父亲,其散文以气势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如果没有苏洵的优良基因,苏东坡能否成为诗人皆知的“苏仙”,还是个未知数。
实例二:大家都知道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却很少人知道王华。王华是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从小聪慧,过目不忘,是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状元,曾任明孝宗皇帝的老师。王阳明一生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他父亲的优良基因是密不可分的。
实例三: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是伟大的科学家,却很少人知道钱均夫。钱均夫是钱学森的父亲,年轻时的钱均夫和鲁迅、蒋百里等人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学,学成回国后,长期在教育部任职,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钱学森多次提到,父亲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古今中外,出现过不少“神童”,其实这些“神童”就是灵性远远超出同龄人。但是,大部分“神童”都在少年期或者青年期就退化成普通人,只有极少数“神童”长大之后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有一部分原因,是“神童”生长在嘈杂、浮躁、功利的环境,他(她)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接触到的信息让“灵性”无法保持平和清净,感应能力逐渐下降。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神童”的父母或者老师采用了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污染了“灵性”,感应能力逐渐被蒙蔽。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神童”的坠落。
反过来,有一些年幼时普普通通的孩子,父母为他们提供了宁静的生活环境,使得这些孩子的“灵性”保持清澈明亮。同时,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式耐心培育,使得 “灵性”与日俱增,帮助他们成就非凡的事业。
道家思想提倡: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儒家思想提倡: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释家思想提倡:静能生慧。心生万物。其核心,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只顾着向外追逐名利,不要被贪、嗔、痴等负面习气牵制,而是要时时反观自照,听从内心的良知,善用自身的灵性。
回到中小学教育这个话题,孩子们的双手不是复印机,不要一天到晚抄抄写写。孩子们的大脑不是硬盘,不要一天到晚复制粘贴。
父母和老师们要理解“多则惑,少则明”的道理,要给孩子们自由玩耍的时间,要给孩子们发呆的时间,要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要给孩子们独立的空间,让他(她)的灵性保持清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