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人大:点面结合 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14 08:32 浏览量:4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我市围绕四川中医药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健康德阳建设,全面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成立德阳市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为全省首个中医类项目;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20名中医药骨干人才被评为市级优秀中青年中医师……
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药服务高地建设,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点面结合推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积极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重点
全力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近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项目施工现场,塔吊高耸、焊花四溅,工人们各司其职、有序施工,全力以赴冲刺第四季度建设目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项目加快建设中。德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成功入选,成为全省首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为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省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出台《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政策清单》,从用地规划保障、资金保障、人才引进、岗位薪酬、医保政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药械使用管理、科研保障等7个方面细化明确了32条具体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市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出台《德阳市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政策措施清单》,从资金保障、运营管理、人才引进、薪酬待遇、医疗保障等5个方面细化了20条具体政策措施。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将为德阳群众带来优质、高效、特色的中医药技术服务,提升德阳乃至周边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省人大代表、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郑红十分关注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深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的意义重大。
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医院”)。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市人大常委会把全面推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德阳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纳入年度监督重点,深入开展“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情况”专项监督。
坚持正确监督,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专家教授等组成专项监督工作组,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多种手段,全面掌握工程实际状况。精准排查问题,组织集中研讨分析,详细列出项目责任主体、施工进度、项目配套、医保政策等7个“问题清单”,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8条,确保监督工作精准到位、有的放矢。
坚持有效监督,市人大常委会紧密协同市卫健委、天府旌城管委会、依托医院等相关部门(单位),推动成立成德双边项目医院建设运营工作专班,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跟踪进度、研究调度,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助力出台《德阳市引进培养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八条措施》,筹集专项人才经费300余万元用于项目医院人才引进培养,引进肿瘤、脑病、内分泌等专业50名急需紧缺人才,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质增效。
坚持依法监督,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市卫健委、依托医院、输出医院、项目医院同向发力,完善项目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畅通项目医院财务运营、质量安全管理等17个方面35个堵点。督促有关部门以输出医院制度为基础,对项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干部选拔聘任工作办法》《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等58个关键制度进行修订、增补,推动项目医院、输出医院同质发展。
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工程进度超60%。预计投入使用后,依托其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带动德阳及周边地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更好满足西南乃至西部地区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带全面
助力打造中医药服务高地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可替代的。
在传承与创新并举的背景下,中医药事业在我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早在2021年12月,德阳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就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让中医药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机活力”的目标。
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医院”)。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通过开展调研、强化监督等方式,持续用力、全面发力,助推打造中医药服务高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四川省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执行情况如何?”“目前在工作中存在哪些困难或者问题?”“对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什么建议?”……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筑牢中医药发展法治保障,组成执法检查组年复一年跟踪监督,持续深入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等地开展调研,细致了解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成效和短板。在形成“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报告中,检查组围绕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为保障,统筹中医中药管理职能”“以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进一步夯实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宣传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为抓手,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氛围”等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据统计,全市现有中医诊所360个,中医备案诊所81家,从业人员3129人,开放床位3357张,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1085人,注册护士1352人。4个区(市、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市人民医院获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医药事业发展势头强劲。
中医药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展望未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监督问效,护航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奋力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
文字 | 赵萍 德阳传媒编辑 | 周梅
责编 | 汪巧 值班编委 | 张锐
- 上一篇:杨慧教授:成大事者必先有胆识
- 下一篇:科学纪录片《聊个“天”》—— 欢乐天文课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