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创新实践——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4-11-13 09:58  浏览量:2

摘要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持续迭代升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引发观众、媒体和社会层面的热烈反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在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创新实践中,立足叙事结构、内容呈现、情感表达三个维度,运用融合传播手段,塑造了案例典型,形成了宝贵经验。在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中华文明标识和彰显文化内涵、依托现代技术赋能文明标识的数字化呈现、讲好中华文化故事,践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电使命。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文化类节目;《非遗里的中国》

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这为新时代媒体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根本任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创作实践中,相继推出《非遗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系列文化类节目,形成了文化节目的品牌效应。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节目播出后,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节目播到第4期时,累计触达5.79亿人次,新媒体用户占比10.53%,年轻用户占比38.17%,节目相关长短视频点击超2.1913亿次,相关话题累计上热搜榜407次,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累计超16.8亿人次,节目获得上千家主流媒体各类传播平台的持续接力点赞与高度评价[2]。

立足叙事结构、内容呈现、情感表达三个维度,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创作实践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启迪文化类节目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叙事结构:采用多重叙事与时空交融

叙事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它反映和塑造了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突出强调了所述故事的结构、情节设计和叙述视角。总台文化类节目在叙事结构上,运用互动叙事、多视角叙事、跨时空叙事等多重叙事手法,增强了节目叙事的多样性、动态性和交互性。

一方面,采用结构化的叙事方式,使节目更具戏剧张力。通过内容上的精心编排,使节目具备明确的引子、冲突和高潮等传统故事要素。《故事里的中国》以“中国故事”为主题,以小手笔写大文章。挖掘经典故事背后的真实过往,由亲历者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深层触摸传承密码,深刻诠释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并赋予理想价值的当代认同,把正在进行时的中国故事搬上舞台,让经典照进现实。《典籍里的中国》则以历史典籍为脉络,以“文化访谈+戏剧+影视化”的方式,对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和传奇故事进行情景化呈现和通俗化解读,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获得感。另一方面,叙事方式采用跨时空手法,运用古今交融、多元文化的交融、历史与现实的穿越、情感与时间的共鸣以及叙事节奏的控制等方式,将观众带入更加广阔、沉浸的文化视野中。例如,《典籍里的中国》借助跨时空的对话形式,让现代人与古代智者进行思想交流,明朝的宋应星和当代的袁隆平在稻田里“握手”,主持人撒贝宁穿越千年对话先贤司马迁,致敬历代仁人志士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和对中华文脉的护佑。跨时空叙事还体现在节目对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处理上,以现代技术手段赋能历史叙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例如,全新文化季播节目《寻迹先贤》中,AI技术被用于模拟历史建筑、服饰、生活细节等历史场景,如对唐代柳州城进行了面貌重现,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跨越千年的丰富历史世界。

(二)内容呈现:突出文明标识与文化内涵

文明标识与文化内涵是指一个文明或文化所特有的标志性符号或象征,包括图案与符号、文字与书法、戏剧与舞蹈、建筑艺术等具象符号或象征,其背后映射的是深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内涵。总台文化类节目在内容呈现上,注重精心选择和挖掘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文明标识,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节目突出了中华文化的文明标识,文明标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图谱中的“身份证”和“识别码”,可以最直观、最集中地体现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精髓。《中国考古大会》围绕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中的重大发现、文化遗存、遗址文物展开,融考古发掘研究与史海钩沉于一炉,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节目通过考古发掘和展示,对三星堆遗址、秦始皇陵等考古发现进行解读,带领观众深刻体悟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文明成就。《非遗里的中国》用每集90分钟的体量对各地的非遗精粹进行集中展示,内容涵盖手工艺、美食、茶艺、戏曲、杂技等,例如形式新颖的杂技诗剧、漆画与农民画的“联姻”、娴熟的南京金箔技艺等,节目通过个案深描和群像扫描的方式,不仅展现了非遗技艺的精湛,还深入挖掘了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底蕴、工匠精神和民族韵味。另一方面,节目注重阐发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将附着于文化载体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等文化精髓及内涵,进行整合、提炼。《记住乡愁》第一季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通过近百集系列片,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20个主题进行阐发,系统梳理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挖掘并提炼了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等文化元素。《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文学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节目通过地名故事、地名评书等形式,传达了一个个地名背后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

《非遗里的中国》湖北篇

(三)情感表达:注重场景烘托和思想启迪

情感表达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特定的媒介或手段,准确而有效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情感趋向与思想内容,以达成某种交流或合作的目的。总台文化类节目在情感表达上,注重场景烘托和思想启迪,通过营造独特的氛围和呈现深刻的思考,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鸣。

一方面,节目善于运用场景烘托来营造氛围。总台文化类节目通过对视觉元素与符号的提取、整合,在光影效果、虚实结合、对比烘托与层次感构建等方面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将提炼、整合的文化符号转化为综艺节目中的场景符号,经系统的视觉再造、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场景景观。《衣尚中国》节目中的场景构建便是以故宫畅音阁的三层戏楼为结构灵感,将非遗服饰中的“绸缎”提炼为代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视觉符号,通过服饰文化,展示蕴含其间的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情感与寄托,从中体现人民的历史创造,节目正是依托舞台搭建、影像技术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为各种传统文化符号的阐释和传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仪式空间。另一方面,节目还注重思想启迪。总台文化类节目通过对经典典籍的呈现,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邃的思想和哲理,其中涵盖了人生哲学、道德修养、治国理念等多个层面,也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多个维度的思考。《典籍里的中国》精选了《尚书》《论语》《道德经》以及《永乐大典》《汉书》《礼记》等经典典籍,通过情景化演绎、专家解读、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将典籍中蕴含的哲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启迪我们在血脉和文脉的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

(一)创作原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3]。这一论断明确了文艺的人民性属性,要求文艺创作要始终贴近人民、反映人民心声。一是要深入群众生活。文化类节目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和养分,要深入观察群众生活的点滴细节,从中提炼出具有文化价值的元素。二是要反映人民需求。这不仅是媒体责任所在,也是实现作品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重要途径。内容创作者要深刻感受时代之变、人心之变、审美之变,要呼应人民群众内心最关注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化需求,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内容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三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文化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指的是人民群众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客观文化成果与主观感受的综合体现。文化类节目要借助全媒体传播优势,将优质的文化内容,搭载创新的节目形式,向人民群众输出,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文化认同感。

(二)内容聚焦:突出中华文明标识和彰显文化内涵

《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中国》等总台文化类节目之所以“出圈”,被观众接受和认可,不仅在于该类节目从方法维度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从内容维度上突出了中华文明的标识和文化内涵。一是广泛汲取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厚重历史,决定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具有包罗万象的丰富内涵。祖国大好河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新中国辉煌发展的历程都是提取中华文明标识并彰显其文化内涵的肥沃土壤。二是深刻体现厚重意蕴,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典籍里的中国》突出表现了蕴含着大同理想、大一统追求、德治主张、民本思想等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思想积淀和深刻的历史思考。三是引起广泛共鸣,中华文明的标识与形象是各族人民的情感归依和精神图腾,总台通过一系列文化节目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引领性的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独具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美学价值,唤起了广大观众的心灵共鸣,特别是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方式创新:依托现代技术赋能文明标识的数字化呈现

用现代技术赋能文明标识的提炼和呈现,是总台文化类节目在传播方式上的重要创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文化类节目对中国意象的符号化呈现愈发鲜活立体[4]。一方面,AIGC等创新技术的全面运用和融合发展,使节目在表现手法、视听效果、内容编排和跨时空互动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可以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寻古中国》运用文物自由视角与大场景3D扫描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文物的细节特征,让观众能够深入观察到文物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借助大场景3D扫描技术,可以将遗址和文物进行数字化重建;使用XR+拓展现实制作技术,能够完整还原古代宏大的叙事场面。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现对海量的历史文献和文物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并从中提取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和精髓,为节目的制作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四)价值旨归: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主流媒体应当以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己任,努力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好展示好。借助专家解读、实地探访、互动体验、创新结合等形式集中阐发和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二是要秉持开放包容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影视作品、新闻报道、文化节目等多种形式,向国际社会准确展示和传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故事。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作为主流媒体,要彰显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责任与担当。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就是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关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旅游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结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要以人民为中心,厚植中华文化的丰厚土壤,在深挖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上下功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文化类节目,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中,形成了优秀的案例和丰富的传播经验。以这些优秀文化类节目的生产为契机,以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作为节目创作的立足点,主流媒体还将不断推进创新表达,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汇聚高质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 慎海雄.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为什么创作《非遗里的中国》[J].求是,2023(11).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 贺亚莉.在新的文化使命下探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表达——以《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为例[J].电视研究,2023(12).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研究”(20720221004)。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