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茶商要有传承意识,展现“万里茶道”的新时代力量

发布时间:2024-11-12 07:35  浏览量:2

何静:茶商要有传承意识,展现“万里茶道”的新时代力量

作者/孙树恒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在呼市的光华街有一个茶庄叫“茗祥阁茶”,

门口有一个鸟笼子,一只鸟叫着,不由得想到一个老人坐在鸟笼旁边把着茶壶滋滋的饮茶是多么惬意的情景。

走进茶庄,各种茶叶琳琅满目,既是一种微缩和凝练中建立的陈列和讲述和再现,一盒盒茶,讲述着茶庄的前世今生,一幅幅字画,可以说明老板的品味,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构造了老板生活态度的的多维参照,在我的眼中浮现,这也是生命力迸发的源泉。

茶叶在多重层次和多种范畴中展开,都指向着不同产地茶叶以及由此生成的想象。无疑是跨越万里千山,新时代的万里茶道,每片茶叶都是有灵魂的,在行走着。

老板何静烧了一壶水,给我表演了茶艺。她从2006年到现在一直与茶叶打交道,是一个三十年的“老茶人”。她主要叙述她的日常和情感生活,同样以“茶”为内在主题,也意味着虚实同构间亦真亦幻的茶世界,同时畅想一种自在而品茗的人生状态。是当代人茶商的精神境界。

“茶就是她的世界”。与此同时,她自然也感受到了享受,也由此而意识到了另一重或若干重的自我。茶及其茶文化带来的是新的视觉,其中充溢着种种缠绕、穿透与超越的心绪与境界。

她是从牧区走出来的女孩。

何静是1984年出生的一个八零后。出生在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一个叫赛罕塔拉的嘎查。父母生她们姐弟俩。她初中毕业后,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 2001年考入通辽一个幼师学校。毕业后,她在嘎查的小学代了两年多课。2006年来到呼市,在一个知名茶馆打工,既卖茶叶,又表演茶艺,这对于一个在蒙古族聚集的地方长大,文化水平不高,对汉语半生不熟的女孩来说,无疑是在走“万里茶道”,2009年考了一个成人教育大专班。后又考取了茶艺证书。

后来又在呼市一个大酒店和鄂尔多斯一个大酒店承包茶水,又到上海一家茶叶贸易公司,承包酒店的茶水,一年后从大上海回来,又到另一家知名茶馆,回归民族传统与茶话叙事之中,从中学到了茶文化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中得以不断延续,绵延几千年,并且还将流播至深远。更往深一点说,做茶叶时间长了,仿佛是一种召唤,是一个住进心里的过程。这是很有意思的,召唤和喜欢有助于唤醒茶意识并重建人生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茶叶可以体现出人们观念形态、生活现场和情感模式。茶叶构筑了一代人特有的伦理观念和生活信念,形成作为人们的精神基底。毫无疑问,茶叶是人民喜闻乐见的生活品,“ 茶则性温气和,又能降火暖胃,暖而不燥,寒而不寒,寒热两亡,乃中和之品也”。其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并且从侧面、前方或更高处观照生活。

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错鼓舞下,在2004年她自己投资开办了茶庄。填补市场的残缺与个体的张扬,观照命运的沉浮,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期望,仿佛释然了,于是乎小小的店招成为了自己创业精神的“勋章”。

在“万里茶道”起点 回望。

陆羽的《茶经》里说,嘉木高耸入云,茶之魂,藏于山川之间,待有心人品鉴。一字之差间实则蕴藏着无限的玄机,深究下去,则是浓郁香醇的茶之神味。

茶叶是独树一帜的嘉木,具有精致的流程和文化意涵,极佳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对茶叶的演绎,展现了中华文明在时间长河中的更新与创造。不断更新的采茶手法融合当代科技、媒介、观念的创造,往往能够生成出非同寻常的茶叶。

她为了选好茶叶,她到四川雅安、杭州西湖和福建下梅村的茶农家,一住就是半个月,学习采茶、挑茶、拣茶,学习炒茶,揉茶,晒茶,然后选好茶叶,随飞机托运回来。她说,下梅村是万里茶路的起点,现仍保留着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还未商业化,依稀留有万里茶道的遗迹。

她除了批发团购以外,现场客户定制,进入商场、酒店和饭馆,大部分是私营和个体,有的通过第三方销售到二连浩特、江苏和蒙古国…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人们容易感到困倦和乏力,此时饮用菊花茶可以提神醒脑。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出汗和口渴,此时饮用绿茶可以迅速解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秋季气温适中,人们食欲增加,此时饮用乌龙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减轻油腻感。

冬季气温低,人们容易感到寒冷和疲惫,此时饮用红茶可以迅速暖身,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白茶是微发酵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非常适合追求健康生活的人群。普洱茶是后发酵茶,还有助于调节血脂、减肥瘦身,非常适合注重健康的人群。

我们这里福建的岩茶少一点…

她将茶艺进入高雅艺术殿堂,比如进入和林格尔的书画院、剪纸学会和钱币公园…

在茶叶经营中,不可或缺的是前瞻性、包容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跨越古今的创造性转化,以及贯通中西的创新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她与一个养生会所合作已经五年了,主要是绿茶,龙井和普洱茶,还与咖啡馆合作七年了,主要是茉莉花茶。在变幻纷繁的大时代之中,可以说是不进则退,通过外在的变革契机激发内在的创造,这是茶叶观念再造与实践创新的深层规律,由此形塑主体内在的精神机制以及总体性的文化心理。

《茶经》里说,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追溯茶的历史,重视茶文化,将持续为行业带来新惊喜。对茶商开展系统专业的培训,发挥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功能,“如果不赋予文化和品牌价值,茶叶就只是农副产品。”小罐茶,大文化 ”,以美学筑造茶的生态,通过茶文化、茶美学、茶生活跨界为受众提供不同服务。

何静说,只想心无旁骛地开好茶庄,要专注,将“做茶如做人,做人如做茶,认认真真做茶,实实在在做人”,把品牌扎扎实实地立下来。

由于茶业创新的底层逻辑与商业思维的基因缺失,在当前数字化与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茶商的破局之路。

一是情景式营销:通过讲述茶叶的发源、种植历程、制作工艺等,增强消费者对茶叶的情感连接和认知深度。二是 KOL/网红合作:与茶文化领域的知名博主、意见领袖合作,利用其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快速扩大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曝光度。三是短视频与直播:利用短视频平台的快速传播特性和直播的互动性,展示茶叶冲泡过程、茶园风光等,增加用户参与感和购买欲望。四是线上线下融合:开设具有文化特色的茶叶体验店,提供品鉴、茶艺表演等服务,同时作为线上流量的线下转化点。

通过线上预约、线下体验+购买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提升顾客体验和购买便利性。五是社区团购与电商结合:利用社区团购的社交属性和电商平台的物流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买需求。

六是多渠道融合:构建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多平台在内的社交媒体矩阵,实现内容的多元化传播和精准营销。入驻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利用平台的流量和数据分析能力,优化产品展示和销售策略。七是跨界合作:与其他行业(如旅游、文化、设计)进行跨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主题活动等,拓宽市场边界,提升品牌形象。八是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基于用户浏览和购买数据,运用AI技术提供个性化茶叶推荐,提升用户体验和购买转化率。提供茶叶定制服务,如根据客户需求调整茶叶口感、包装设计等,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何静是一个执着的人,一生只想做一件事,

“茶以气质胜,以滋味胜,以品质胜,以生长胜,以制度胜。"

一片古老的“东方树叶”,途径中国九省区,览尽南国水乡的旖旎、中原腹地的壮美、塞外大漠的雄奇,跋涉万里,抵达欧洲大陆,走出了“万里茶道”的传奇旅程。

何静作为女茶商。从文化角度来说,不得不提女性对茶文化的深远影响。

文成公主和亲西藏,不仅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政治联姻,更将茶叶这一中原文化的瑰宝带到了雪域高原。这一举动不仅丰富了西藏地区的饮食文化,也为茶在西藏的普及和神圣化奠定了基础。

南宋女诗人鲍令晖曾经写过一本赞美名茶的诗集《香茗赋集》,展现了女性对茶的热爱和细腻感受。这种艺术创作不仅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茶文化的珍贵资料。唐代女诗人李治是一位出色的茶艺师,那么她的茶艺表演无疑为茶文化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著名词人李清照也是一位爱茶之人。她们的存在为茶文化平添了一丝温柔和妩媚。

正因为看到了这点,充分发挥女性自身的独特优势,讲好茶故事、讲透茶文化、讲活茶技艺就成了何静的初心。

何静因为喜欢茶而了解茶、学习茶。她曾经踏遍全国寻茶,但最爱喝的还是茉莉花茶。她说:“什么是好茶?自己爱喝的便是好茶。”

推广“吃”茶,让人们享受茶的同时也享受健康。

要获得茶友的信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坚定地做自己。

综上所述,茶商对茶文化的深远影响不仅体现在茶的传播、艺术创作和实践等方面,更在于为茶文化注入了独特的魅力。这种影响不仅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交流。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茶商要有传承意识,展现“万里茶道”的新时代力量,任重道远!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标签: 茶道 何静 茶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