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
发布时间:2024-11-07 15:45 浏览量:5
2024年11月2日,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20ZD26)课题组承办的“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学术论坛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东大楼顺利举办。《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南京社会科学》《艺术评论》《艺术学研究》《艺术百家》《文艺论坛》等九家期刊为论坛提供了学术支持。
此次论坛以“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为主题,包含四场主旨发言、分别以“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问题与方法”“跨媒介艺术学的知识谱系”“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的跨媒介研究”为主题的四场议题分组讨论,以及一场博士生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六十多位学者参与了研讨。
开幕式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石红梅主持。开幕式上,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赵奎英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周计武分别致辞。石红梅介绍了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并向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赵奎英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与感谢,指出在数智时代为艺术实践与学术研究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举办此次学术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历史、师资力量、系科设置、办学特色、实践与学术成果。周计武作为“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20ZD26)课题组负责人,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课题组目前的课题成果与进展,欢迎并期待各位学者与课题组成员就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思想碰撞与交流。
首先进行的是两场主旨发言。第一场论坛主旨发言由《南京社会科学》副总编虞淑娟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马文室主任、研究员刘方喜评议。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南京大学周宪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欧荣教授、南京大学莫奔(Maurice Benayoun)教授分别围绕艺术媒介的性质与功能、数智时代的文艺批评、数字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从艺术的跨媒介研究到艺术学的跨学科建构、“跨媒介研究”的谱系考察及核心概念溯源与辨析、人工智能是否能制造出人所创造的艺术进行报告。
第二场论坛主旨发言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赵奎英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欧荣评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方喜研究员、清华大学陈岸瑛教授、北京大学李洋教授、苏州大学陈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单小曦教授、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分别以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引发美学革命、跨媒介艺术学的基层概念、元漫画与漫画图像的本质、数字艺术传播跨媒介机制的三重辩证、AIGC 的艺术哲学、人工智能文艺研究的范式问题、数智技术赋能电影跨媒介改变并引发叙事革命为主题进行报告。
随后,三十余位学者分为五组围绕不同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第一场分组讨论的议题是“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由《艺术学研究》编辑部编辑秦兴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桂琳教授评议。讨论内容涉及以下三方面。一是不同艺术媒介、门类之间的互动关系。山东大学副教授郭全照考察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与绘画中的“忧郁”意象;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赵斌审视了舞蹈、戏剧与电影三者间的互透与交融;三江学院副教授詹悦兰探析了德意志浪漫派构建的诗乐关系。二是艺术批评中的跨媒介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张高元分析了图像在书法批评中发挥的多重作用;南京大学特任副研究员赵幸考察了艺格敷词式艺术批评的跨媒介性;南京大学特任副研究员袁帅历史性地梳理了中国书学文献中的跨媒介表述。三是媒介变革之于接受者的影响。南昌大学何志钧教授指出,媒介由纸质文本转向虚拟现实等超文本,致使受众对美的体认由“意境美”转向“灵境美”;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助理教授王博文认为,媒介间性理论超越了传统艺术批评的范式,在本体论层面更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
第二场分组讨论以“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问题与方法”为题,詹悦兰副教授主持,何志钧教授评议。在本组的讨论中,学者们引介了跨媒介艺术的前沿理论和方法。秦兴华编辑勾勒出西方艺术媒介思想的演进史;南开大学讲师冯原阐释了想象力在跨媒介艺术中的运作机制;南京大学副教授刘毅解析了形象研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匿名性”;东南大学讲师戴思羽从哥特弗里德·博姆的图像阐释学出发,探究了物质媒介作为现象在意义生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南京大学副教授高薪认为,在媒介视角的烛照之下,图像研究实现了从主题图像志到风格图像志的转向。此外,与会学者们还针对跨媒介艺术的特征、属性展开了研究。桂琳教授讨论了托马斯·埃尔塞瑟的心智游戏电影研究;南京大学副研究员李茜指出,在当代跨媒介形式的表演中,出现了较长时段的持续性表演,对观众采取了一套“分心”的影像策略;西南大学讲师张荆芳认为贝克特的“姿势”戏剧以其反剧场性,颠覆了传统的戏剧形式。
第三场分组讨论围绕“跨媒介艺术学的知识谱系”展开,由四川大学李艳教授主持,深圳大学江玉琴教授评议。本组围绕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与案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究。《美术》杂志社编辑张冰纨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远程艺术(telematic art)的实践;贵州师范大学杜安教授以侗族口传类非遗为例,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生成性”;南京大学特任副研究员李赵雪利用数字图像数据库,还原出天津租界公园的原型;南京大学副研究员郭星星爬梳了中国古代乐论中的跨媒介文献;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勇指出算法对于人类生存方式及人文主义观念的批判与重构;扬州大学简圣宇教授分析了“智能创作”的运用方式、优势及现存问题;李艳教授总结了川剧《白蛇传》在影视化、数字化改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第四场分组讨论的议题为“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的跨媒介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裴亚莉教授主持,贵州师范大学杜安教授评议。深圳大学副教授杨莉莉注意到生成式AI在跨媒介艺术领域引发的版权争议;南京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凯同样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了一系列伦理恐惧;福建师范大学讲师林成文聚焦于AI图像生产中的语象装配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周天歌解析了生成模型在塑造新型跨媒介艺术中的应用;同济大学助理教授庄沐杨设想数字动画能够成为某种视觉媒介的档案库。
第五场是为博士生特设的论坛,由复旦大学博士生周厚翼和南京大学博士生赵立达共同主持,南京大学博士生郑钲和复旦大学博士生乔泓凯共同评议。作为跨媒介艺术研究的年轻一代,本组的讨论视角更加前卫、大胆,较多触及技术层面的话题。周厚翼指出,通过焦点干扰、媒介嵌套和情感整合机制,元屏幕构建出复杂的“媒介晕轮”;上海大学博士生蒲璐在技术图像的视域下审视了“生成式艺术”(genervative art);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葛依婷在后现代视听媒介语境下,分析了图像光谱对于生命主体的辖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宇阔指出,互动艺术将人的身体模拟为信号,参与了系统的反馈机制。博士生们同样围绕跨媒介艺术、跨媒介的艺术批评展开了热议。南京大学博士生高静指出,数字艺格敷词为开展数字技术与修辞学之间的古今对话提供了媒介史的视角;复旦大学博士生吴泓静关注到数字媒介艺术中空间观的嬗变;复旦大学博士生乔泓凯发现,“电”及与之相关的图像电报、射线摄影等技术影响了瓦尔堡的“图像科学”;北京大学博士生姜岩考察了1914-1931年间“表情”批评的跨媒介实践;郑钲论述了戏剧文学构成中的跨媒介性;赵立达分析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跨媒介融合。
下午进行的还有两场主旨发言。第三场论坛主旨发言由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霖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陈岸瑛评议。山东大学凌晨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姜宇辉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张素琴教授、东南大学沈亚丹教授、南京大学黄厚明教授分别围绕人工智能的时间逻辑如何改变了经典艺术的特质、数字游戏中的筑造活动与主体性、当代先锋舞蹈的跨媒介性、南宋山水画的气氛空间、中国艺术跨媒介生产的逻辑形态及其观念成因进行报告。
第四场论坛主旨发言由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凌晨光主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小曦评议。深圳大学江玉琴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裴亚莉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杨向荣教授、南京大学朱丽丽教授、南京大学赵奎英教授分别以科幻电子游戏与新知识体系建构、李安电影的数字化创新与世界观省思、西方绘画的镜像叙事及其话语隐喻、跨媒介视角下粉丝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交织演进、当代艺术跨媒介艺术的情境生成为主题进行报告。
本次学术论坛的闭幕式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毅主持,周计武教授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周计武教授指出,从古老的仪式化艺术到今天“数智时代”的艺术,我们遭遇了千年未有之变局,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自身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有温度的、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经过一天紧张而又热烈的头脑风暴,周计武教授强调,大家终于从黎明的8点10分来到了“诸神的黄昏”时刻。这个黄昏具有很强的寓意,意味着大家即将告别一个时代,告别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的主体性”的时代,告别本雅明所言的充满本真的、“灵韵”的审美时代,告别一个既紧张焦虑又充满真实感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后真相的”、“后人类的”、“后媒介的”时代,各位学者从“跨媒介艺术学”的不同视角出发,对各门类艺术中的跨媒介性和各门类艺术之间的跨媒介性,以及艺术的跨媒介生产、传播与消费机制进行了热烈讨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见迭出,既有宏观的理论思考,也有微观的个案分析,为我们贡献了一场热烈而又具有高度思想内涵的学术盛宴。
在“数智时代”,人类的感知经验,及其对世界理解和把握的认识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一个范式转变的时刻,一个每个人都会参与历史,也必将改变历史的“紧急”时刻。在这一刻,跨媒介艺术学提供了一个重新回顾我们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一个重新用中国的眼光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体系的视角。“顾后”是为了“瞻前”,期待学界同仁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协同探索跨媒介艺术学的种种可能性,让“新”之价值在媒介艺术史的长河中永恒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