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好好说话”的自信

发布时间:2024-10-30 08:00  浏览量:1

据报道,武汉多所小学语文教师日前推出网络用语“禁用令”,这是为何?原来,有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用“栓”字组词,竟然组成了“栓Q”,着实让人既生气又担忧。

近年来,从中英文混合的网络流行语“芭比Q了”“栓Q”,到首个字母缩写组成的词汇“YYDS”“XSWL”,再到一些粗俗、谐音词汇“嘎了”“鸡哔你”,流行网络的黑话烂梗可谓一拨接一拨、“春风吹又生”,不但成为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暗号”,更被小学生当成词组写进卷子,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会不会好好说话的担忧。

虽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风靡,是年轻群体标榜自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在情绪价值稀缺的当下,年轻人通过使用网络热词来展现交际状态与个性追求、寻找生活乐趣与满足感,无可厚非,但凡事皆有度,当流行之外多了些滥用、歪曲、低俗、无趣等负面反应,就得另当别论。拿网络黑话烂梗出现在小学生试卷上来说,其危害和影响不容小觑。其一,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不全,缺乏对真善美的判断力,当网络烂梗渗透进学生群体的现实生活,必然会影响他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其二,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把网络黑话带入作业,没有规范的语言表达和习惯,将来会不会好好说话,还真要打个问号。

担忧还不止于此,新时代的“文字失语”现象也值得警惕。离开网络词汇,许多年轻人表达能力弱化,“词穷”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部分年轻人苍白的精神底色。再往深了说,这种现象也在侵蚀汉字之美、污染传统语言文化。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歪曲汉语音、形、义的网络黑话烂梗,缺乏美感不说,还会带偏网络文化。

由此,不免想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那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古人的浪漫与想象,穿越时空映照古今”……当越来越多“中国式”的浪漫打动全世界,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时,对比之下的网络黑话烂梗,却让我们在面对美好事物时,一次次失语,丢失了汉语文化的独特意蕴。正因如此,前段时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随后,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整治网络黑话烂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希望各地各部门以及网站平台,都能严格落实整治任务,及时清扫网络环境,净化“万物皆可成梗”的戏谑娱乐风气,引导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找回复杂、深邃、有意义的表达,也找回语言的美感与意蕴,找回“好好说话”的自信。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