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视听语言艺术构建兵团精神影像——评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唐王城》

发布时间:2024-10-27 16:38  浏览量:2

《筑梦唐王城》是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而推出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该片以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漠西缘,叶尔羌河畔、图木舒克山的一片被埋入风沙上千年的古城遗址群为叙述起点,以点带面地讲述了新疆兵团在边疆屯垦戍边的艰苦奋斗及光辉历史。高质量的视听语言艺术表达使该片的观赏效果极具艺术感染力和历史厚度。

一、诗意盎然的听觉语言艺术

纪录片在每集的开头及结尾部分精心设计的旁白和背景音乐的艺术质量和水准很高,营造出诗意盎然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在第一集《万里同风》片头部分,使用了诸如“犁,在给荒原编曲/风沙,是战友在吟唱/把青春,都置换成理想/生命,就该背起行囊/你们醉在了,时光的河里/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诗句,浓浓的抒情意味呼之欲出,抑扬顿挫的朗诵语调将边疆特有的大漠柔情与生命赞歌融为一体,为辉煌的兵团建设历史画卷缓缓拉开了序幕。而这种语言风格在第二集《沧海桑田》、第三集《风雨兼程》及第四集《赓续传奇》中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充分运用。诗意语言配以情景相应时而恢宏大气,时而悠扬抒情的背景音乐,将文学特有的美融入其中,严肃与活泼,庄重与抒情相互交织,形成审美的多样化和情感叙事的层层升华,提升了听觉语言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使观影者很自然地进入片中历史事件的情境中,获得从感官至心灵的美的享受和共情。

二、冷暖相映的视觉语言艺术

文献资料是历史文献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一般出现黑白画面时观众都会自觉地认为它是历史的文献资料,这是长久以来历史文献纪录片与观众之间形成的自觉默契。通过画面的滚动与剪辑,历史的线性逻辑被打破,贯以创作者的剪辑逻辑,散漫的历史便也得到了具有主题映照的集中展示。从视觉语言艺术角度看,纪录片《筑梦唐王城》借助画面色彩的冷暖区分达到了古今对比的艺术效果。其中黑白的冷色调画面以历史史料的方式呈现,代表着过去;彩色的暖色调画面以口述历史或当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繁荣景象的方式呈现。口述历史是历史文献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极大增强历史讲述的真实度与可信度,在该片中它以兵团战士的激情照亮了边疆理想的上空。此外,空镜头也是拍摄新疆地域纪录片时常会运用到的拍摄手法,新疆自带豪迈磅礴的自然景观之美,这些空镜头的运用将新疆的自然环境之美表现了出来,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筑梦唐王城》以蒙太奇式的画面切换与衔接有序的光影变幻重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艰苦奋斗历程,将观影者带回了历史现场,重新感受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的时代脉动;同时以象征的方式表达新疆当前发展的繁荣美丽及对未来的期盼。

三、视听艺术融合下的兵团精神

在听觉语言艺术和视觉语言艺术的双向互动中,《筑梦唐王城》大力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表达出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如石榴籽般紧紧相拥的民族认同。

通过画面的滚动和解说词的配合,观众可以看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驻新疆初期屯垦戍边所遇到的巨大困境,不仅来自物资资源匮乏的挑战,还有来自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女兵主动入疆,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也积极参与其中,大大缓解了兵团建设初期人手不足的难题。据时任农三师小海子水管处党委书记朱同会回忆,在兴修水利的时候,看到工程二支队战士艰辛地行进,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就自发把家里的干粮拿出来送给连队。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兵团将士们从不放弃,全身心地投入开荒种地、兴修水利、抗震救灾、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屯垦戍边的伟业中。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境下,《筑梦唐王城》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全国各族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历史为讲述对象,通过视觉语言艺术和听觉语言艺术的融合使观影者唤起记忆,回首过去,凝视当下,展望未来。片中,历史以一种更为具体、更为细节也更有温情的方式出现,无论是“军垦第一犁”,还是扶犁战士裤子后露出的棉花,这些都是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的生动细节,它们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以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方式呈现,扩大了兵团历史的内在容量。作为纪录片重要观察对象之一的视听语言艺术,在黑白与彩色的流畅切换中将理想与使命以诗意呈现,并以历史的真实与厚度回首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推动新疆建设发展的宏图大志,表现了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盼望下各族人民如石榴籽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奔向新生活的奋斗历程,也为时代和人民奉献了一部有思想、有力度、有情怀的艺术精品。

作者简介:白妙婷,伊犁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有诗歌、散文、评论散见于《中国校园文学》《青春》《滇池》《草原》《美文》《中国艺术报》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