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不为外物羁绊,臻至逍遥人生

发布时间:2024-10-23 22:22  浏览量: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庄子·外篇》中有这样一句话:“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利用外物而不受外物的影响和干扰。庄子的这一思想也是我们现代社会中保持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指南。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物物而不物于物”是《庄子·外篇》中的句子,其中“物于物”是被外物役使的意思。庄子的思想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我们要善于运用外物。在当今社会,尤其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要善于利用外物来成就自我,或者成就他人等等。但是庄子的思想又突出了另一方面的含义,在充分运用外物的过程中不能丧失自我,也就是“不物于物”。保持自我个性,或者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材料后一部分则强调了庄子这一思想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是我们保持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指南。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人可以物的“物”与日俱增,“物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物于物”的人也日益增多。“物”本来就是用来使用的,人要主导、驾驭、使用“物”,而不是被 物”所“物”、所“累”、所“役”。如果“物于物”“物”反而成了负担、累赘,人也就成了“物”的“奴”。心为物役,是一件可悲的事。材料由此启示我们,既要很好地“物物”,享受“物”带来的便利、乐趣,又要做到“不物于物”,摆脱对物的过度依赖,追求心灵的自由,才能不为“物役”,超然“物外”。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如我们要善于利用外物而又不受外物的影响和干扰。再具体阐述“物物”与“物于物”的具体内涵,并立足现实论述“物物”的现实意义以及“物于物”的危害。接着,重点阐述“如何做”,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时代产物,让科技助力美好生活;我们也应警惕“玩物丧志”现象,保持独立理性的心态,不被外物羁绊。【立意参考】1.善用外物而保持独立。2.不为外物羁绊,方得自在人生。3.去物之羁绊,得物之价值。4.用物与守己间保持平衡。【满分例文】不为外物羁绊,臻至逍遥人生东海扬尘,时移世易。在这个愈加快捷的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带给人们诸多便利。人们可以物的“物”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物于物”的人也日益增多。心为物役,甚可悲矣。我们当谨记《庄子·外篇》中“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智慧名言,积极利用外物,不受外物羁绊,臻至逍遥境界。“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的这句话并没有完全否定“物物”。何为“物物”?即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物物是诸葛亮善借东风,草船借箭成就千古美名的智慧;物物是王世襄通过玩物学会研物,以玩立志,以玩出书,以玩成“家”的清醒。在当今社会,尤其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丰富的物质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更应乘上时代之风,善于利用外物来成就自我。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物物”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物物”的同时,亦有不少“物于物”的现象。古今中外,物噬主、人为物役的事例不胜枚举,被享乐主义吞噬、被奢靡之风吹翻的悲剧也频频上演。“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游、短视频,甚至因此荒废学业;一些成年人沉迷于声色犬马,玩物丧志而至锒铛入狱……这些乱象,都是“物于物”的表现。管子曾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希望,更应做到役物而不役于物,不偏不倚,无愧自身使命。苏轼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所谓君子,假外物而裨补不足,沐繁华而坚守本心者也。立足当今时代,我们既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时代产物,让科技助力美好生活,也应警惕“物于物”“为物使”的现象,保持独立理性的心态,不被外物羁绊。唯有如此,我们方可拂开欲望与诱惑之迷雾,去见鱼跃鸢飞、繁花处处之胜景。生活是一种思想,漫长而绵延不绝,“物物而不物于物”是臻至超然境界的箴言。善假于物以拓展生活的宽度,不物于物以成就人生的高度。吾辈青年应假古者之智而奋进,循师者之诫以前行,善将外物为我所用,不为世俗所累,修葺精神高地,成就瑰丽人生。

外部推荐